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63式水陸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63式水陸坦克(工廠產品代號WZ21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60年代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兩用坦克。適用於內陸江河湖泊沼澤和水網稻田地作戰;沿海地區登陸與反登陸作戰,摧毀敵方灘頭陣地防禦設施。 63式水陸坦克退役後由05式兩棲突擊車替代[1]

歷史

63式水陸坦克於1958年10月開始設計,其底盤設計基於蘇聯PΤ-76水陸坦克。1959年3月和6月先後試製出兩輛樣車,1960年開始小批量試產並交部隊試用。通過試驗,解決了車體線型;推進效率;水上「扎頭」、發動機過熱等問題。 根據試生產和試驗中發現的問題1961年確定設計修改方案,1962年5月重新研製出兩輛樣車進行試驗,1963年4月批准設計定型,命名為「1963年式水陸坦克」,並投入批量生產。63式水陸坦克最初在陝西615廠試製,設計定型後轉到重慶256廠生產,1964年開始裝備南方及沿海部隊。為進一步檢驗技戰術性能1966年4月還曾進行橫渡瓊州海峽的渡海試驗。 63式水陸坦克曾出口到北越用於越南戰爭;1974年1月西沙之戰後廣州軍區派出63式水陸坦克用於駐守西沙群島的軍事行動;隸屬廣州軍區的63式水陸坦克團曾參與1979年中越戰爭,現今大多退役封存[2],有傳聞指出北朝鮮或是非洲買家有意以廢鐵價格向中國收購剩餘車輛。

設計

63式水陸坦克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蘇制PT-76兩棲坦克和中國制62式輕型坦克的結合,把62式輕型坦克的半卵形鑄造炮塔安裝在以PT-76兩棲坦克為母型設計的車身之上,主要武器為62-85Tc型85mm口徑線膛坦克炮,63式較PT-76的D-56T坦克炮口徑更大火力較強,採用400馬力發動機動力也更強,新設計了水道夾層水上冷卻裝置。 行動部分為6對單輪緣的中空負重輪,履帶板上為雙誘導卡齒。 水上航行採用噴水推進器,可在水中轉向和倒車,具有抗三級風1.2m浪高能力。 63式水陸坦克底盤衍生的變型車包括水陸裝甲運輸車、水陸坦克搶救牽引車等,還曾用於「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發射車

視頻

63式水陸坦克 相關視頻

63式水陸坦克視頻
63式水陸坦克性能有多好?都2019年了,解放軍仍在裝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