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60分鐘時事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60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為美國的一個新聞雜誌節目。[1]

簡介

《60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為美國的一個新聞雜誌節目。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製作並播出。自1968年開始播出,迄今已播出逾40年。該節目製作精良,口碑上佳,是美國知名的電視節目,也多次獲得獎項。 節目開播的靈感來自加拿大國營頻道同類節目《這小時有七天(This Hour Has Seven Days)》。

此外,在澳大利亞、新西蘭葡萄牙、法國和台灣均製作過同名節目。亞視國際台曾經在2009年初停播該節目,現已復播。

創辦過程

《《60分鐘時事雜誌》》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主打的一檔電視新聞雜誌欄目。欄目創辦於1968年9月,當時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欄目形態,只是在每周二晚間黃金時段和《CBS新聞小時》輪流播出。在創辦後的好幾年裡,這檔新聞節目並沒有引起多少反響,在美國尼爾森當時的收視調查中只排在第51位。直到1975年,欄目調整了播出時間,固定在每周日晚間7:00至8:00段播出;也就在這一年,著名記者主持人丹·拉瑟加入《《60分鐘時事雜誌》》。

從這之後,欄目收視率竟逐漸上升到36%,而且在娛樂節目一統天下的競爭中連續23年名列美國聯播網黃金時段收視率的前10位,CBS的新聞欄目也在《《60分鐘時事雜誌》》這裡首次實現盈利。

說《《60分鐘時事雜誌》》,我們不一定知道,但提到美國著名電視記者邁克·華萊士,我們就一定還有印象。1986年,他在北京中南海獨家採訪了鄧小平;2000年,他再次到北京採訪江澤民。華萊士是《《60分鐘時事雜誌》》的創始人之一,在1968年整50周歲時,他出任《《60分鐘時事雜誌》》的記者和主持人。

憑藉自己高人一等職業技巧和新聞敏感,還有令人崇敬的職業精神,他和《《60分鐘時事雜誌》》一起逐漸成為美國甚至世界新聞界的楷模。除了鄧小平和江澤民,他還採訪過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卡特和里根等美國總統,採訪過卡斯特羅、阿拉法特、卡扎菲、阿薩德等世界各國領導人2006年3月14日,華萊士通過CBS對外宣布,因為健康問題不再「全職」參與《《60分鐘時事雜誌》》的工作。2012年4月7日,邁克·華萊士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縣新迦南的一所護理中心裡去世,享年93歲。

《《60分鐘時事雜誌》》是新聞雜誌欄目,在包裝上乾脆也做成一本雜誌的樣子;以「60分鐘」為題,那乾脆就用跑表來標示這60分鐘的流逝。每周日7:00整,屏幕黑下,跑表滴滴答答的走動聲逐漸揚起,黑幕上出現白色方框,仿佛一本雜誌的封面,然後在這個方框中出片題和片頭。之後雜誌的標示一再出現在主持人身後的背景中;跑表的畫面則用來聯接各個版塊,分針的位置不斷變化。

直至最後雜誌封面再次出現,跑表分針指向59分,封面中出現工作人員字幕,本期《《60分鐘時事雜誌》》至此結束。

節目結構

與其它新聞欄目不同的,《《60分鐘時事雜誌》》不設固定的欄目主持人,只讓本期節目的出鏡記者在演播室做簡短述評。它的主持人都是記者,記者同時也是主持人,這是它的要求,也是它的特色。

除了華萊士,它的記者主持人還有丹·拉瑟、哈里·里森納、莫利·塞弗、萊絲莉·斯塔爾和埃德·布萊德利等等。後來由於著名專欄作家安迪·魯尼的加盟,《《60分鐘時事雜誌》》開闢了專門的新聞評論版塊。

每期的《《60分鐘時事雜誌》》基本由3個獨立的新聞深度報道和1個新聞評論版塊組成,深度報道各13分鐘左右,評論版塊4分鐘左右,加上片頭導視、片花和廣告,總共60分鐘整。

《《60分鐘時事雜誌》》的欄目理念是通過深入挖掘,探討重大社會背景下的重大社會問題。所以在整體定位上,這是一檔嚴肅的新聞雜誌欄目。因此欄目在選題上以政府行為、社會事件、司法公正、人類災難、戰火紛爭等「硬新聞」為主。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簡要讀解。

視頻

60分鐘時事雜誌 相關視頻

美國CBS《60分鐘時事雜誌》李娜採訪特輯
【轉載】《腦機接口》紀錄片:60分鐘時事雜誌 Breakthrough R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