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279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279工程,全名279項目核戰坦克(俄語:279 Проект танки ядерной войны)。是蘇聯冷戰時期開發的重型坦克之一。是由位於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設計師托洛亞諾夫在1957年所研發的原型坦克。主要負責攻堅以及反碉堡作戰,發動地面攻擊時能夠支援反裝甲任務,乃至核戰爭條件下的坦克作戰。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279工程
        外文名稱         279 Проект танки ядерной войны(俄語)
        研製時間         1957年
        定型時間         1958年
        全 名         279項目核戰坦克


發展沿革

279工程坦克三視圖圖片來自百家號

研發背景

T-10重型坦克是當時蘇聯陸軍的主力裝備,從設計角度來看,這種坦克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在當時的核大戰隨時可能爆發的背景下,蘇聯坦克設計師覺得很有必要研製一款適合核戰爭的全新重型坦克,以取代T-10。1953年蘇軍進行了多次核試驗,同時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經過改裝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區進行了一次特種核試驗,軍方發現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衝擊波掀翻,這顯然不合當時蘇聯領導人大打核戰爭的想法。[1]


研發過程

50年代的蘇軍重型坦克研發呈現出一番複雜的景象:四種原型車同時被考核。二戰後遺留下來的Is-2坦克雖然進行了現代化的改裝,但還是無法滿足當時年代的要求(特別是在主要防護方面),超長服役的IS-2最後也逃不過拆解,將火炮用於鋼筋混凝土碉堡之內的命運;而IS-3重型坦克因為可靠性低,裝甲防護和T-54中型坦克相當,所以也不受到坦克部隊的青睞。


於是由天才科學家托洛亞諾夫領導的小組開始研製」戰術核爆區用試驗性車輛結構279工程,它也被當作和「277工程」競爭下一代重型坦克的樣品。托洛亞諾夫面臨着對抗核子風暴的難題,他在設計圖上儘量加大履帶接地面並考慮了一種完全不合規範的可以防止暴風侵害乘員的車體形狀。由於四條履帶集中並且均勻分布60噸重的車身以及炮塔,以致於279坦克的接地壓力居然不可思議地「不超過每平方厘米0.6公斤」(M1艾布蘭坦克的接地壓力還高達每平方厘米1.06公斤),而且平整非舟狀(也就是惰輪與動輪的位置不高於路輪的意思)的履帶設計讓整體重量均勻地分攤在各種地面,就連沼澤也能陷而不溺。甚至不要說是樹樁,就連類似齊格菲防線上的」龍牙樁」也能如履平地般地輾過去。

279工程坦克使用的 M-65型130mm線膛坦克炮圖片來自百家號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洗禮的蘇聯坦克設計師認為,只有130mm坦克炮能夠滿足擊穿任何潛在敵方重型坦克的需要。由於130mm定裝炮彈過於巨大,其重量坦克兵也無法承受,所以不得不改成分裝式,先裝填彈丸再裝填藥筒。蘇聯為新型坦克專門研製了 M-65型130mm線膛坦克炮,以及配備的各種彈藥,其藥筒採用半可燃結構,即減輕了重量,發射後又不會占據過多寶貴的內部空間。[2]


投入試驗

"279工程」於1957年造出了樣車。並進行了廣泛測試,由於配備了1000馬力柴油發動機,這輛60噸的重型坦克最高時速可以達到50千米/小時。由於四條履帶增大了接觸面積,並減小了壓強,讓這輛坦克的越野性能非常突出。但是,這輛「外星坦克」在試驗場順利通過了技術審查,但是由於結構複雜造價昂貴,沒有投產。另外加之赫魯曉夫認為未來的戰爭只需要導彈和核武器,重型坦克應該被「扔進垃圾堆再跺跺平」,於是"279工程」於1960年被下令停止研製。(當年7月22日,赫魯曉夫取消了一切超過40噸的重型坦克計劃,蘇聯重型坦克發展戛然而止)它現在保存在庫賓卡博物館,雖然作為一種坦克它沒能登上戰爭的舞台,但其驚人的創造性讓人讚嘆不已。


結構特點

279坦克第一個特徵的使用整圈較薄的橢圓形防盾包圍住車體,一方面用來對抗成型裝藥彈頭,讓彈頭的金屬噴流在穿透防盾後不會直接對車體造成損壞,另外就是當核武器引爆後所形成的震波與暴風侵襲而來的時候,由於渾圓的外觀以致于震波與暴風在279坦克的表面無法獲得有效的施力面積,因此降低一般坦克會因為無法抵抗陣波與暴風而翻轉失事的機率。279坦克的第二個特徵是均分布在車底的四條寬大的履帶,這四條履帶又分為兩組,透過縱向箱型大梁容納傳動系統與懸掛系統,同時還兼油箱使用。四條履帶讓整體重量均勻分攤在各種地面,就連進入沼澤也能陷而不溺。作為核戰背景下的坦克,279工程也具備了完整的輻射防護與恆溫系統。但是缺陷為造價昂貴,不適於維護。[3]


性能數據

試驗中的279工程圖片來自百家號
重量         60 噸
車長         10.238米(包括主炮)
車寬         3.4米
車高         2.48米
車組         4 人
發動機         1000hp(馬力)ДГ - 50T V型12缸4衝程柴油機
最大時速         50千米/小時
單位壓力          1.06千克力/平方厘米。
主武器         1門 M-65型130毫米線膛坦克炮
副武器         1挺 14.5毫米 КПВТ並列機槍
彈藥         130mm炮彈備彈40發 ;14.5毫米機槍彈備彈300發
火炮旋轉方向         旋轉方向 360°
炮盾裝甲         305毫米半球形裝甲,幾何傾角30度
炮塔正面裝甲         192毫米/60度(車首上裝甲)
側面裝甲          182毫米 傾角65度


工程評價

279工程自動裝彈機一覽圖片來自百家號

279工程不光長得有個性,性能也非同尋常。車身全重約60噸,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車體裝甲厚度近300毫米。這樣的坦克如果真的開上當時的戰場,誰敢與之爭鋒!它採用的油壓懸掛系統可以使坦克在核爆時,像螃蟹一樣趴在地上不至於傾覆。裝甲內圈還填充了大量的防輻射物質,能有效地防禦中子彈的傷害。可以說,沒有比279工程更適合核大戰的坦克了。


279坦克似乎一時之間是全世界最優良坦克之一。但事實卻不是這樣,1959年279工程在庫賓卡全面試驗。在試驗中,279缺點暴露無缺:戰鬥全重達60噸;動力傳動系統和懸掛系統可靠性不能讓人滿意;行走裝置過於複雜,零件是其他坦克2倍,乘員保障工作負擔太大;維護更換內側負重輪和履帶非常麻煩,以及它可憐的載彈量(備彈24發)均成為戰場上的致命缺陷。


279工程的一些技術指標在當時絕對是超前的,可惜的是,始終未能解決實用性問題,最後赫魯曉夫認為未來的戰爭只需要導彈和核武器,重型坦克應該被「扔進垃圾堆再跺跺平」。279工程難逃噩運,於1960年被下令停止研製。但成為現代遊戲《坦克世界》中的一名特殊的成員。[4]


視頻

坦克世界 279工程真的來了 四根履帶再也不怕斷履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