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885年澎湖之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885年澎湖之役屬於清法戰爭一部分,也是台灣戰區(西仔反)其中一役。

戰役為期三日,以1885年3月29日(光緒11年2月13日)法國將領孤拔率領遠東艦隊炮轟澎湖廳媽宮澳(今馬公港)、金龜頭、蛇頭、四角仔嶼等炮台,撥派另一兵團登陸嵵里占據紗帽山揭起戰爭序幕;3月31日(舊曆2月15日),儘先副將陳得勝、澎湖水師協副將周善初、候補同知關鎮岳等接連兵敗,最後周善初北遁至大赤崁(今白沙鄉赤崁村)搜船逃亡,此後法軍順利攻占媽宮港、控制澎湖本島全境[1],以擊退清軍獲勝告終。

背景

清法戰爭後期,法國海軍戰場轉辟東南沿海一帶,自1884年8月起(光緒九年七月)法軍正式入侵台灣北部(雞籠、滬尾),一度封攻占基隆港占據煤礦,但卻於滬尾之役受挫清軍(劉銘傳領導的淮軍[2]),爾後,法軍指揮孤拔鑑於台灣北部久攻不下,便改為鎖台灣沿海的戰略,於是將目標轉往占據台灣西部的澎湖群島,做為與清廷交涉的中繼和補給據點。

澎湖守軍的部署

1883年(光緒九年)清法戰事起,清廷便令沿海諸省防範戒備,台灣兵備道劉璈置台灣府、台北府以及澎湖廳為重點防禦地區。澎湖位於台灣門戶,戰略位置重要,排訂駐軍3000名,卻遲至1885年(光緒11年正月)才從福州調派兵勇1100名,搭配原有駐軍700名、炮勇百餘人,除澎湖水師協副將自轄二營兵勇(果毅營)與綏靖營,澎湖通判鄭膺傑另募水勇400名,尚不足1000名,朝廷乃諭令當地紳士郭鶚翔、蔡玉成與黃濟時舉辦民團,共衛鄉里。但當1885年3月底(光緒11年春二月)孤拔率軍來犯之前,原澎湖水師協副將蘇吉良(閩籍)先於光緒10年(1884年)被欽差大臣劉銘傳撤換,改由浙江籍的周善初出任副將一職。

澎湖守軍戰敗原因

清軍戰力不齊、配備不足:澎湖水師既無得力炮位、炮台,又無兵輪、水雷,完全無力牽製法艦炮轟媽宮澳。

清軍炮兵數量、訓練不足:美籍軍官Nelson曾語出抱怨,炮兵訓練效果不彰。此外,漁翁島外塹、內塹雖有架設炮台,竟無配一兵卒在此,形同虛設。

清軍將帥不協、軍令不申:閩籍的蘇吉良自1879年(光緒五年)起便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清法戰爭前夕被撤換,1884年(光緒十年正月)改由周善初新任水師協副將。周善初僅上任年余,便擔負應付此大型戰事的重任,委實勉強。此外,周氏乃浙江人士,並不黯澎湖通行的漳泉話,與屬下相處的情形並不佳;周軍與法軍交戰期間,澎湖通判鄭膺傑、梁岳英多名統領第一時間袖手旁觀,救援姍姍來遲。

清軍兵勇來源龐雜、素質低落:澎湖地區因自有守軍不足,乃從各地調派兵勇來援,舉凡浙江台州廣東粵勇以及來自台灣本島的台勇兵團等等,惟可惜數量雖眾,彼此互有傾軋,磨和時間亦有限,自然無法同心戮力。此外,清法前線短兵相交期間,駐守媽宮澳的台州勇、粵勇竟然打劫當地店家房舍、甚至放火焚燒媽宮街。兵勇素質低落至此,落敗亦是不足為奇。

法軍將領指揮得當、戰術正確:孤拔攻略澎湖群島之前,先派船艦勘查澎湖地形,確認澎湖守軍部署之後,先集中火力、摧毀媽宮內灣炮台等防禦設施,再派步兵隊登陸上岸,從大後方包抄後防薄弱的守軍,進而擊退對方。

視頻

1885年澎湖之役 相關視頻

澎湖海戰打響,兩軍接戰,鄭軍大潰,劉國軒敗歸台灣
紀錄片-1969年澎湖街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