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城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拍賣網 的圖片

《龍城錄》又名《河東先生龍城錄》,中國唐代傳奇小說。《古今說部叢書》本。共二卷,四十三則。舊題柳宗元撰,但歷來學者對此存疑。主要記述隋唐時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人物的軼聞奇事。部份內容影響後世小說創作。

內容預覽

吳嶠精明天文 吳嶠霅溪人也,年十三作道士,時煬帝元年過鄴中,告其令曰:中星不守,太微主君有嫌,而旺氣流萃於秦地,子知之乎。令不之信,至神堯即位方知不誣,嶠精明天文,即袁天罡之師也。 魏徵嗜醋芹 魏左相忠言讜論,贊襄萬幾,誠社稷臣。有日退朝,太宗笑謂侍臣曰:此羊鼻公不知遺何好而能動其情?侍臣曰:魏徵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稱快,此見其真態也。明日召賜食,有醋芹三杯,公見之欣喜翼然,食未竟而芹已盡。太宗笑曰:卿謂無所好,今朕見之矣。公拜謝曰:君無為故無所好,臣執作從事,獨僻此收斂物。太宗默而感之,公退,太宗仰睨而三嘆之。 上帝追攝王遠知易總 上元中台州一道士王遠知善易於觀感,間曲盡微妙,善知人死生禍福,作易總十五卷,世秘其本。一日因曝書,雷雨忽至,陰雲騰沓直入臥內,雷殷殷然赤電繞室。暝霧中一老人下,身所衣服但認青翠,莫識其製作也。遠知焚香再拜伏地若有所待,老人叱起怒曰:所泄者書何在,上帝命吾攝六丁雷電追取。遠知方惶懼據地起,旁有六人青衣,已捧書立矣。老人責曰:上方禁文自有飛天保衛,玉笈金科秘藏玄都,汝是何者,輒混藏緗帙據其所得,實以告我。遠知戰悸對曰:青丘元老以臣不逮故傳授焉。老人顧頷頃曰:上帝敕下,汝仙品巳及,於授受期展二十四年,二紀數也。遠知拜命次,旋風揚起,坼帷裂幕,時已二鼓,明月在東,星斗燦然,俱無影響。所將書乃易總耳。遠知志頗自失,後閉戶不出,經歲不食,人因窺闃中,但聞勸酬交歡,竟不知為誰也。光宅中召至玉清觀安泊,間或逃去,如此者數次。天后封金紫光祿大夫,但笑而不謝。一日告殂,遺言屍赴東流湍水中。天后不允其語,敕葬開陰原上。後長壽中台州有人過海阻風,飄蕩船欲坼,妄行不知所止,忽見畫船一葉渺自天外來,驚視之乃遠知也。漸相近台人拜而呼之,遠知曰:君陟險何至於此,告台人此洋海之東千萬里也。台人問歸計奈何,遠知曰:借子迅風,正西一夕可到登州,為傳語天壇觀張光道士。台人既辭去,舟回如飛羽,但覺風毣毣而過,明日至登州,方知遠知死久矣。訪天壇道士,其徒雲死兩日矣。方驗二人皆仙去。

後世研究

《龍城錄》里的記載,多為荒誕不經的傳說,這正是唐人的喜好,比宋人活潑。趙師雄夜宿羅浮山而在梅花樹下遇仙的故事,出自傳為柳宗元所作的《龍城錄》。《龍城錄》中的故事,篇幅多短小,能以意境和趣味取勝,語言則甚圓潤清麗。柳氏的古文,峻峭幽深,風格相去甚遠;梅花夢故事透露的情愫,也不似他的為人。宗元以古文體作傳奇,如《李赤》《河間》二傳,文字皆簡潔剛厲,不摻雜麗語,又往往借人事發議論,義正詞嚴。以此感覺,似乎很容易便能斷定《龍城錄》非出自宗元之手。 實際上,以文字風格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出於某人之手,極不可靠。且不說一個作家的前後期創作會非常不同,大作家本身思想和風格都豐富多彩,很多人還故意模仿他人,而模仿到神似,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並不很難。此外,作家在不同類別的創作中,會故意拉開文字的風格。在寫正統之文和不那么正統的小說時,尤其如此。 《後搜神記》傳為陶潛所作,元好問留下一本《續夷堅志》,聽起來都有些奇怪,其實一點也不。文學史和作品精選把一個人扁平化了,甚至點線化了。我們以為李白天天浪漫,什麼事都不干,但他也有抱着閨女在門口搖撥浪鼓的日子。我們以為杜甫天天皺着眉頭眺望宮牆,但他青娥皓齒在樓船的時候,也是很狂放的。 《龍城錄》開頭說:「柳先生謫居龍城,因次所聞於中朝士大夫,摭其實者為錄。」這話是靠不住的。《龍城錄》顯得獨異之處,是對文字特別關心,有關寫作的條目特別多,如王遠知作《易總》,韓仲卿夢曹子建求序,以及裴武公夜得鬼詩等等。這對理解作者的身份,不無幫助。 東坡梅花詩中有「海南仙雲嬌墮砌,月下縞衣來叩門」之句,如果認定《龍城錄》是宗元所作,則蘇軾用此典,理所當然。但認為《龍城錄》是宋人所作的學者,則說趙師雄的故事是根據蘇詩衍化出來的。這在理論上也是可能的。舉個例子,我一直覺得崔護的人面桃花就是這麼來的:先有詩,好事者據詩敷衍出一個優美感人卻不無漏洞的故事。所以,爭論誰先誰後,幾同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辯論。沒有證據,哪一方都是推測。 至於文字,前人裡頭,朱熹看文字,眼光極為毒辣。《朱子語類》說:「柳文後《龍城錄》雜記,王銍性之所為也。子厚敘事文字,多少筆力。此記衰弱之甚,皆寓古人詩文中不可曉知底於其中,似暗影出。偽書皆然。」但這個說法我不敢苟同。《龍城錄》的文字並不「衰弱」,順舉「魏徵嗜醋芹」一條: 「魏左相忠言讜論……公退,太宗仰睨而三嘆之。」 應當說,敘事既簡潔,也不乏趣味。《龍城錄》多稱韓退之,如「退之嘗言」,「退之常說」,給人的印象,作者和韓愈很熟,這當然無助於說明作者一定是宗元。似此小技,作偽者也能想到,但「夜坐談鬼而怪至」一條,講作者和韓愈等三人的一件事,顯有為韓柳的遭際鳴不平的意思,我倒寧願這真是宗元自己寫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