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鼓浪嶼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鼓浪嶼天主堂位於鹿礁路34號,該址原為西班牙領事館,後西班牙領事館撤消,改為法國領事館。該建築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築,西班牙建築師設計。

哥特式教堂是伴隨着市民社會的崛起而迅速流行起來,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其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1],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

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 年在法國巴黎建成的聖丹尼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五顏六色的花窗玻璃,有些呈三角形,有些則為圓形,我們叫它玫瑰窗。這種建築則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仿。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2]等。

教堂簡介

鼓浪嶼天主堂位於鹿礁路34號,該址原為西班牙領事館,後西班牙領事館撤消,改為法國領事館。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馬守仁被羅馬教廷任命為廈門教區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為多明我會會所的樓房與法國領事館交換,把領事館改為主教樓。民國6年在主教樓前面建教堂,作為主教座堂,建築面積287平方米,該樓是一座哥特式單鐘樓教堂。教堂正中祭台供奉耶穌君王像,兩邊各有一個小祭台,可容納200人左右。鼓浪嶼天主堂的主保是耶穌君王,也稱耶穌君王堂。

「文化大革命」期間鼓浪嶼天主堂被占用作工廠。1981年落實政策歸還教會,經過維修,於1982年元月10日復堂開放。1993年,市宗教事務局撥出專款15萬元,支持教會對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教堂進行保護性維修,當年12月中旬完工,基本恢復原建築風格。

該建築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築,西班牙建築師設計。教堂坐西北朝東南,建築面積232平方米,磚石木結構,平面布局前為方形,中部長方形,後部半圓形。前部為鐘樓,共三層,一層為入口,二層為歌經樓,三層為鐘塔。中、後部單層,中為禮拜大廳,後為祭台。天主堂平面採用早期最簡單的巴西利卡式樣,有4個尖拱形成主廳,呈一般教堂的拉丁十字形,祭壇在北側,長方形大廳被兩排列柱縱分,形成多面連拱的柱間,柱面勾勒自然,由於地形的限制,聖壇沒有按照必須在東端的規定,而是放在北側,主入口在南側(南編東35度),帶有一個鐘塔。教堂的柱子斷面為梅花狀,柱頭為愛奧尼克式飛卷,懸吊彩藍色珠網天花,具回聲效果。整座教堂以哥特式尖塔為主,尖拱尖窗,連立面裝飾、門媚窗欞、鏤空女牆也都是尖形的。由於教堂占地面積較小,人口前有一個小型花園。從總平面布局上看是比較隨意的。整棟房屋為磚石承重,翻修前為木結構樓板,外牆則為純白色抹灰。立面造型比例合宜。正立面裝飾比較豐富,沿街側立面與祭壇部分的外立面都比較簡單。翻修時樓面和閣樓已改為溷凝土結構,內部已全部進行裝修,但立面卻保持了原貌。特別是正面,舉目光所望,均為尖塔藝術,四層塔式尖頂,遞次上升,尖端置一十字架,高聳挺立。中門上方正中,鑲一梅花型裝飾窗,環以繁花浮凋,顯得十分靈秀。外型表現了強烈的造型感染力,窗楣上鐫刻中文「天主堂」以及拉丁文「ECCLESLACATHOLICA」(意即「天主教會」)等字樣。是廈門地區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

參考文獻

  1. 【頂級建築】歐洲十大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個人圖書館,2016-01-28
  2. 《科隆大教堂》_紀實台,央視網,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