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鼎湖山站)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地處南亞熱帶北緣,居北緯23°09′21″-23°11′30″,東經112°30′39″-112°33′41″,東距廣州86公里,西離肇慶18公里。因其豐富的生態系統多樣性和典型的區域代表性而成為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首批加入UNESCO MAB保護區網絡成員之一,成為國際第17號生物圈保護區。

機構簡介

鼎湖山站於1978年建站,1991年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成員站,1999年成為首批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CNERN,試點站,2006年通過認證),2002年首批加入中國科學院國家通量觀測站(China Flux),2003年首批加入中國科學院大氣本底觀測網(CAS GAW)。

氣候

本區屬南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1],冬夏氣候交替明顯,年平均溫度20.9℃, 最熱月為 7 月,平均溫度為 28.0℃,極端最高溫度為 38.0℃,最冷月為 1 月,平均溫度為 12.6℃,極端最低溫度 -0.2℃。年降雨 1564 毫米,4-9 月為主要降雨季節。年平均蒸發量 1115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 82%,災害性天氣是寒潮和颱風。

水文

保護區位於西江中下游,區內兩條溪流(稱東坑和西坑)發源於西北部的雞籠山,從西北流向東南,匯合於保護區的入口處流入西江。兩條溪流全長12公里,水流終年不斷。

土壤

地帶性土壤為赤紅壤,山地垂直分布有黃壤和山地灌叢草甸土。赤紅壤分布於海拔 300 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土層厚 40-80 厘米;黃壤分布於海拔 300-900 米,土層厚 40-90厘米;900米以上為山地灌叢草甸土,土層厚 20-30 厘米。

植物植被

根據長期調查,鼎湖山有野生高等植物 267 科,877 屬,1843 種。其中苔蘚植物 45 科,86 屬,141 種;蕨類植物 37 科,74 屬,131 種;裸子植物 4 科5 屬 23 種;被子植物 181 科,713 屬,1566 種。此外,栽培植物約有 390 種。鼎湖山森林覆蓋率為 78%,主要植被類型有季風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等。季風常綠闊葉林分布於海拔 30-400 米,為本區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群落外貌常綠,結構複雜,常有高大喬木突出於林冠之上,組成種類複雜而富於熱帶性,群落內大型木質藤本和附生植物較豐富,板根植物常見,但發育不顯着。主要組成成分為樟科、殼斗科、山茶科、桃金娘科、大戟科等熱帶亞熱帶植物區系類型。針闊葉混交林分布於海拔100-450 米,為本區分布面積最大的植物被類型;此外還有分布於 500-900 米的山地灌木草叢、分布於 30-250 米的溝谷雨林、分布於海拔 300米以下丘陵的針葉林等。

監測與成果

鼎湖山站日常工作是進行CERN和國家站(CNERN)指標體系規定的所有包括水、土、氣、生各方面的日常觀測項目,為國家積累大量的基礎數據資料。此外,還開展其它不同層次和方面的科研項目。

建站以來,在國內外科學期刊已累計發表研究論文1600多篇,出版專着30多部,專利授權約40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 20多項,為中國科學院連續三屆五年評估優秀野外站及國家站首次評估優秀站。自1999年設立博士點以來,定位站已獨立培養博士、碩士各100多人;現有在讀博士、碩士[2]研究生各50多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