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鄉 |
中文名稱;朝陽鄉 位於;香坊區 時間;2006年8月15日 全鄉總面積;56.2平方公里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鄉 位於香坊區(原動力區,2006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動力區與香坊區合併,組成新的香坊區)。南與平房區毗連,西、北與南崗區接壤。原屬哈爾濱市朝陽區。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置朝陽鄉。以境內朝陽堡屯得名。
序言介紹
1988年,全鄉總面積56.2平方公里。轄前進、平順、永勝、先鋒、新立、平安、新興、永豐、劉家、富民、東升、金星、新發、大南溝14個村,13個自然屯。鄉政府駐地在義發源屯。據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統計,總戶數6228戶,總人口25837人。漢族居多,少數民族有滿、朝鮮、回、蒙古等。
自然地理
朝陽鄉地勢平坦,唯北部有斜坡。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春旱少雨,雨季集中在七八月,無霜期140天左右。哈五公路和拉濱鐵路從境內通過。馬家溝、何家溝流經境內。
歷史沿革
朝陽鄉的形成已有200餘年歷史。清朝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義發源、大南溝、瓦盆窯、小南溝、東井子、老五屯、二屯、頭屯先後形成。
清末同治年間(約1862~1874),劉家窩堡、二道溝、閻家崗等屯陸續建立。清末時期,朝陽地區有人家100戶,人口449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1526戶,人口5872人。
1956年3月設置朝陽鄉。1958年11月,改為機電人民公社朝陽分社。1960年1月,改隸動力鄉人民公社。1963年1月,改隸動力區,同年3月劃歸濱江區管轄。
1972年8月,劃歸動力區管轄。1984年1月,政社分開,恢復朝陽鄉。[1]
經濟社會
全鄉有耕地39774畝,蔬菜播種面積占56%。農業以種植夏、秋菜為主,畜牧業以養肉雞和蛋雞為主,並飼養奶牛、肉豬等。鄉辦工業有預製件廠、噴霧器廠、散熱器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4568萬元。
新中國成立前,朝陽地區有4處私人學堂和1個私人診所。1988年,朝陽鄉有中學2所(市一〇一中學、市一四一中學),小學10所;衛生院1處,門診與病房總面積1 500平方米,醫護人員37人,床位80張,另有精神病房1處,可接納患者40~70人。
1985年,鄉政府在東升村附近建敬老院1座,使無子女的孤寡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駐鄉較大的企事業單位有: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哈爾濱新粉廠、市綜合牧場、市糧油綜合加工廠、省家畜繁育指導站、省醬菜廠、省鋁箔廠、市農機二廠、省中藥廠、哈爾濱中藥一廠、省園藝研究所等。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黑龍江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鎮前進村 , 360搜索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