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暗中的鶇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暗中的鶇鳥出自《哈代詩選》,此詩選是[英] 托馬斯·哈代 的一部詩歌選集,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哈代的詩冷峻、深刻、細膩、優美,言簡意賅,自成一格,較他的小說更具現代意識。其詩歌主題更多的開始面對社會現實,較全面地反映了維多利亞社會變革時期的精神狀態。[1]

黑暗中的鶇鳥

1900年12月31日

我倚在以樹叢作籬的門邊,

寒霜像幽靈般發灰,

冬的沉渣使那白日之眼

在蒼白中更添憔悴。

糾纏的藤蔓在天上劃線,

宛如斷了的琴弦,

而出沒附近的一切人類

都已退到家中火邊。

陸地輪廓分明,望去恰似

斜臥着世紀的屍體,

陰沉的天穹是他的墓室,

風在為他哀悼哭泣。

自古以來萌芽生長的衝動

已收縮得又干又硬,

大地上每個靈魂與我一同

似乎都已喪失熱情。

突然間,頭頂上有個聲音

在細枝蕭瑟間升起,

一曲黃昏之歌滿腔熱情

唱出了無限欣喜,——

這是一隻鶇鳥,瘦弱、老衰,

羽毛被陣風吹亂,

卻決心把它的心靈敞開,

傾瀉向濃濃的黑暗。

遠遠近近,任你四處尋找,

在地面的萬物上

值得歡唱的原因是那麼少,

是什麼使它欣喜若狂?

這使我覺得:它顫音的歌詞,

它歡樂曲晚安曲調

含有某種幸福希望——為它所知

而不為我所曉。

(飛白譯)[2]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哈代,英國詩人、小說家。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文學傳統;晚年以其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

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Jude theObscure)、《還鄉》和《卡斯特橋市長》。詩8集,共918首,此外,還有許多以「威塞克斯故事」為總名的中短篇小說,以及長篇史詩劇《列王》。代表作品有《韋塞克斯詩集》,《早期與晚期抒情詩》,《德伯家的苔絲》。哈代具有音樂、繪畫及語言才能,通古希臘文及拉丁文。在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方面有廣博學識。[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