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明(之二)(海子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黎明(之二)》是詩人海子創作的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黎明手捧親生兒子的鮮血的杯子

捧着我, 光明的孿生兄弟

走在古波斯的高原地帶

神聖經典的原野


太陽的光明象洪水一樣漫上兩岸的平原

抽出劍刃般光芒的麥子

走遍印度和西藏

從那兒我長途跋涉 走遍印度和西藏

在雪山, 亂石和獅子之間尋求----

天空的女兒和詩

波斯高原也是我流放前故鄉的山巔


採納我光明言詞的高原之地

田野全是糧食和穀倉

覆蓋着深深的懷着怨恨

和祝福的黑暗母親

地母啊, 你的夜晚全歸你

你的黑暗全歸你, 黎明就給我吧

讓少女佩帶花朵般鮮嫩的嘴唇

讓少女為我佩帶火焰般的嘴唇

讓原始黑夜的頭蓋骨掀開

讓神從我頭蓋骨中站立

一片戰場上血紅的光明衝上天空

火中之火, 他有一個粗糙的名字: 太陽

和革命, 她有一個赤裸的身體

在行走和幻滅

作者簡介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畢業於北京大學,當代青年詩人。其詩歌觀念是對古代史詩、近代抒情詩、浪漫主義詩歌和現代主義詩歌理念的綜合,主要代表作有《亞洲銅》《阿爾的太陽》《海子、駱一禾作品集》等。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1]

詩歌風格

海子帶着對詩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詩歌,走入永恆。他直接成為這種精神的象徵。海子的詩歌精神即浪漫精神。它要求通過一次性行動突出原始生命的內核和本質。海子的詩歌就是這種行動,它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寵廓的前景,我們開始從當下的現實抬起頭來,眺望遠方。天空和大海的巨大背景逐漸在我們身後展開。[2]

海子是一個抒情詩人。海子曾說過,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紅色,都是用血浸泡過的,都是經過了火烙後生成的。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個海子》,表現出詩人一生的熱愛和痛惜,對於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戀之情,對於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動和關懷。[3]

海子的詩歌世界是非常複雜的,他的詩歌觀念是對古代史詩、近代抒情詩、浪漫主義詩歌和現代主義詩歌理念的綜合。從思想上,他接近於一個存在主義者;從情感上,他接近於一個浪漫主義者;從精神上,他接近於一個「狂人」式的先知;從認知方式上,他又是一個充滿神性體驗色彩的理想主義者。在詩學觀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爾等人的影響,相信「酒神體驗」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偉大的本質力量;在藝術觀念上,他又特別認同凡高荷爾德林那種瘋狂的氣質。[4]

海子的抒情詩寫得很美,充滿了神啟式的靈悟意味,筆下的事物放射着不同凡響的靈性之光。[5]

海子的詩中還充滿着一種絕望的、執着地認同死亡的情感,但這種絕望並不顯得頹廢,而是顯得非常壯美,這與他的內心氣質和後來的命運是有關的,在《春天,十個海子》中,他寫道:

「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

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為了什麼?

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就剩下這一個,最後一個

這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着空虛而寒冷的鄉村……」

面對大地上自然的海子在春天到來時自動綻放出的生機,面對大自然的傑作,海子感到渺小、迷惘和緘默,並感到了死亡的降臨。「傾心死亡」是海子對藝術和生命的一種終極式的哲學理解,是使他的作品煥發出神性與不朽力量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