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草鎮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下轄鎮,地處資興市南部邊境。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汝城縣馬橋鄉嶺秀鄉、文明鄉交界,西北與滁口鎮接壤,東北與東坪鄉相鄰。 黃草鎮行政區域面積358.4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黃草鎮戶籍人口18685人。

1950年,黃草鄉屬五區。1993年6月,撤鄉建鎮改名黃草鎮。 2015年11月,撤銷龍溪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入新設立的黃草鎮、白廊鎮;東坪鄉、黃草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黃草鎮。 截至2020年6月,黃草鎮下轄1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

截至2019年末,黃草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1]

目錄

建置沿革

1950年,黃草鄉屬五區。

1951年,增設六區,黃草鄉屬六區,區公所駐黃草街。

1956年,撤區並鄉後設黃草鄉。

1958年10月,成立鋼鐵公社,

1961年7月,改稱黃草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改黃草鄉。

1993年6月,撤鄉建鎮改名黃草鎮。

2015年11月,撤銷龍溪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入新設立的黃草鎮、白廊鎮;東坪鄉、黃草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黃草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黃草鎮下轄1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湖心,豐林、高田、前程、黃家、樂洞、羊興、周塘、大水口、樂橋、東坪、秋木、源坑、太玉、黃草、金水、金牛、長興瑤族、雷公仙。[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草鎮地處資興市南部邊境。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汝城縣馬橋鄉、嶺秀鄉、文明鄉交界,西北與滁口鎮接壤,東北與四都鎮、東洛鄉相鄰。黃草鎮行政區域面積358.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黃草鎮山高坡陡,落差大,河床坡降大,是典型的高山區。最高點為雷公仙,海拔1515米;最低點為東江湖水面,海拔285米。溝谷發育多呈"V"型,山體總體呈圓錐體,坡度都在25℃-60℃左右;海拔多在300-750米之間,坡地面積占全鎮面積的70%以上。土壤以板頁岩、花崗岩發育而成的紅壤、山地黃壤、砂石土為主。土層較薄,以紅壤、黃壤、砂石土壤面積最廣,占60%。

氣候

黃草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宜林木生長。

自然災害

黃草鎮主要自然災害是山洪、旱災、滑坡、崩塌、泥石流,平均5年1遇。最嚴重的旱災發生在1963年,黃草鎮夏秋連旱120天,80%的稻田失收。黃草鎮最嚴重的水災是2006年的"7.15"洪災,造成倒房、斷水斷電、道路沖毀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1200畝水稻和農作物受災,造成0.4萬餘人的經濟和財產損失達1200萬元,社會經濟破壞情況非常嚴重。

自然資源

2011年,原黃草鎮耕地面積8268畝,人均0.5畝。

人口

2011年末,原黃草鎮總人口4071戶128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00人,城鎮化率6.3%。另有流動人口120人。總人口中,男性6629人,占51.79%;女性6171人,占48.21%。14歲以下2560人,占20%;15-64歲8320人,占65%;65歲以上1920人,占15%。黃草鎮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743人,占91.7%;有瑤族357人,占2.78%。2011年,黃草鎮人口出生率8‰,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長率-0.2‰。

截至2019年末,黃草鎮戶籍人口18685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黃草鎮財政總收入8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6.9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28.9元,比上年降低30.2%。完成營業稅139萬元,增值稅26萬元,個人所得稅128萬元。

截至2019年末,黃草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2011年,原黃草鎮農作物以水稻為主。黃草鎮農業總產值1.9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6.5%。生產糧食3047噸,人均300千克,其中水稻2575噸。黃草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板栗、錐栗、李、梨、楊梅、柑橘、小米椒、生薑、西瓜、蔬菜等。畜牧業以生豬、羊、雞、鴨為主。2011年,黃草鎮出欄生豬0.8萬頭,年末存欄0.05萬頭;家禽飼養15萬羽。林木以松、杉、楠竹、灌木林為主,林地面積24萬畝。2011年,黃草鎮累計造林7150畝,林木覆蓋率86.6%,活立木蓄積量160萬立方米。盛產油茶、竹筍、板栗、香菇、木耳、白果。每年出產木材10萬立方米,楠竹15萬根。林業收入是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

工業

2011年,原黃草鎮以木產品加工、水力發電為主。黃草鎮工業總產值4802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擁有工業企業15家,職工180人。

商業

2011年,原黃草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256萬元。有商業網點275個,從業人員890人;商店面積21800平方米黃草鎮圩為周邊界最大的農村集市。黃草鎮主要農副產品有板栗、柑橘、小水果、香菇、生薑、東江魚等,銷往廣東、長沙等地。

金融

2011年,原黃草鎮境內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057萬元,比上年增長12%;各類貸款餘額830萬元,比上年增長8%。

郵政業

2011年,原黃草鎮郵政業務收入35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原黃草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16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8所,在校學生655人,專任教師48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296人,專任教師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黃草鎮財政預算內教育金額35萬元,比上年增長4.2%;占財政總支出4%,比上年增長0.3%。

文體事業

1974年3月,原黃草鎮建成黃草鄉廣播站,1994年,原黃草鎮發展為黃草鎮廣播電視站。2011年,原黃草鎮有線電視用戶1593戶,入戶率39.13%。

2011年,原黃草鎮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處,藏書5萬冊;有民間歌舞樂隊2個,舞龍舞獅隊2個。

2011年末,原黃草鎮有學校體育場6個,面積6700平方米;該鎮體育健兒累計取得10個榮譽證書。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黃草鎮有鎮村醫療機構8個,門診住院樓1棟;有床位25張,每千人擁有2張;固定資產總值4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9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黃草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600人次。15個村1260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創建縣級衛生村15個。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原黃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47戶82人,支出6.89萬,月人均7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549戶575人,支出34.5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50.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53人次,共支出2.76萬元,比上年增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9人,支出19.74萬元,比上年增15%。社會福利金26萬元,比上年增10%。敬老院1所,床位40張,集中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4人,分散供養五保戶28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939人,參保率96%。[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原黃草鎮有郵政局1處,村村通郵路,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1240份。有電信、移動、聯通各1家,固定電話1200戶,普及率為68.7%;移動電話6258戶,互聯網用戶265戶。

供電

2011年末,原黃草鎮有水力發電站10座,裝機30250千瓦。2011年,黃草鎮發電1.2億千瓦時。有高壓輸電線路7條,總長110千米。

交通運輸

2011年,原黃草鎮內有水陸交通與外界相連。陸路有縣道X019線貫通全鎮,村村通水泥路,通村公路總長92.9千米。有農村客運站一個,開通了往汝城縣、郴州市的客運班車。水路有客運航線4條,分別通往東江大壩、白廊、滁口、東坪及該鎮移民村,主航道水路近200千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