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精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精粥

中文學名:黃精粥

主要食材: 黃精、粳米

口味: 香甜

配料: 冰糖

黃精粥是一道由黃精、粳米等食材製成的美食。

基本內容

  • 中文名稱: 黃精粥
  • 主要食材: 黃精、粳米
  • 口味: 香甜
  • 配料: 冰糖

所需原料

黃精30g、粳米100g,冰糖適量。

食品做法

黃精煎水取汁,入粳米煮至粥熟。加冰糖適量吃。

用法用量

每日食二次,以3~5天為一療程。

功效

適用於脾胃虧虛,肢軟乏力,納差食少,胃脘隱痛,肺虛燥咳,乾咳無痰等。本方重用黃精以滋養脾肺。用於陰虛肺燥,咳嗽咽干,脾胃虛弱。

出處

源於《飲食辨錄》。

注意事項

對於平時痰濕較盛,口粘,舌苔厚膩,以及脾胃虛寒,大便泄瀉的病人,不宜選用。食用後,一旦出現胸滿氣悶時,即應停服。

說明

黃精,又名制黃精,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精或囊絲黃精、金氏黃精以及同屬植物的根,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本草備要》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臘川有個女奴受不了主人的壓迫,逃到深山躲避在山裡,採挖黃精充飢,為避野獸傷害,在村上棲息,上下若飛,去人抓捕不得,由此可見服食黃精,可輕身健體,令人不飢,確具防老抗衰,祛病延年作用。

中醫認為,黃精性味甘、平,入腎經,有潤肺滋腎補益脾氣之功,適用於肺陰虧虛所致的乾咳痰少,胸中隱痛,腎陰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乏力,脾胃虧虛所致的納差食少等。《本草便讀》言「黃精,為滋膩之品,久服令人不飢…。此藥味甘如飴,性質平潤,為補養脾陰之正品」。

本草綱目》言其「補諸虛…填精髓,下三屍蟲」。《本經》言其「寬中益氣,使五臟調良,肌肉充盛,多年不老,顏色鮮明,發白更黑,齒落更生」。《日華子本草》言其「補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飢,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1]

名醫別錄》言其「補中益氣,安五臟」。《滇南本草》言其「補虛填精」。《四川中藥志》言其「補腎潤肺,益氣滋陰,治脾虛面黃,肺虛咳嗽,筋骨酸痹無力,及產後氣血衰弱」。藥理研究表明,黃精水煎液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有抑制作用,並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肝臟脂肪浸潤,對實驗性結核病的豚鼠有顯著的抑菌效果,且能改善健康狀況,其療效與異煙肼接近。臨床觀察發現,單用黃精治療浸潤性肺結核病人,可促進結核病灶吸收,因此,肺結核病人在常規化療的同時,服用一些黃精粥,有助於疾病向愈。老年人常食黃精粥,不僅可延緩衰老,還有助於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本品質潤多液,性較滋膩,易助濕邪,故咳嗽多痰者不宜選用。《本草便讀》言「脾虛有濕者不宜服之,恐其膩膈也」。

黃精粥,補脾胃潤心肺,美容養顏,冬日裡的戀愛感覺~

參考文獻

  1. 黃精粥的做法,無量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