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石.大禹治水(陳百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河石.大禹治水》是中國當代作家陳百庫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黃河石.大禹治水
呈現在眼前的這方黃河石,高僅有半尺稍許,寬約為四寸有餘。石皮古樸自然,拿於手中撫摸把玩,讓人感覺非常滑潤細膩。細加觀賞品讀,只見有青與黃相間之色文,深深滲入石面,如行雲流水一般隨意彎曲伸張,紋彩之典雅叫人過目難忘。
石頭的畫面上,凸顯一個高大人物形象。他頭戴斗笠、身穿青衣,正跨開雙腿,揮動着臂膀,側身站立於滾滾巨流之畔,指揮水流中躍出的一條黃色巨龍。黃龍形如一束翻起的巨大浪花。龍首上眉目鼻嘴清晰可辨,屈身擺尾有威風凜凜之態,卻俯首帖耳於這個高大人物的腳下。這一圖景,讓我遙想到了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那治理水患的大禹。
《山海經》和《史記》等典箱都記載,說在上古時中華大地洪水泛濫、濁浪漫天淹地,百姓深受洪水之苦。有一位名叫鯀的部落首領,接受命令治理水患,因為日久不能治理,被舜帝處死在羽山。鯀所掌管的部落,傳由其子禹接手。舜帝命令禹承父志,以平治洪水。禹召集百姓商議,查找治水失敗的原因,決定改堵塞洪水,為疏通河道引水導流。
禹率部走過千山萬水,翻高峰、淌險川,視察引發洪水的江河,用準繩和規矩測量地形高低,以山川走勢規劃引流的水道。然後率領治水大軍,逢山開道,遇窪築堤。禹殫思竭慮、日夜忙碌、受盡艱苦,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根除了水患。大禹治水,救萬民於苦難,然後劃分中華為九州,使天下從此得以安定。天下百姓心悅誠服,尊稱他為大禹,也就是稱頌他是偉大的禹。
據說大禹有次巡視江河,水中突然騰起一條黃龍,拱起大禹所乘坐的木筏。同行的人都很害怕。大禹仰天慨嘆:我受命於天造福百姓,不會為這條龍擔憂。聽到這一席話,黃龍就搖搖尾巴,低下頭不見了。這一神奇之事是否真實,我無從考證,但能夠世代流傳,是因為大禹治理水患,得到了萬眾的擁護和愛戴。人們也相信,像大禹這樣賢明有德的人,也能感動天地間的神明,才得到了庇佑和扶助。
而這一方黃河石,用大寫意的誇張之筆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大禹治水的境況。大禹面對滾滾激流巋然不動,掌控江河水流的黃龍,被大禹的智勇神威所降服,所以俯首帖耳於大禹的腳下,甘願聽從大禹的指揮調遣。黃河石上那神奇的石之畫,巧妙化用大禹降龍的傳奇故事,畫龍點睛般地加以妙造,生動傳神地塑造出了大禹那大智大勇的形象。這一超現實的手法,給這方黃河石塗抹上神秘的色彩,那靈動含蓄的筆意所營造的深邃的畫境,讓人又一次為黃河石所具有的大美驚嘆不已。
這方《大禹治水》黃河石,穩穩端立於座上,形狀如寶瓶安放,以諧音中「平安」之意,昭示大禹治水使天下太平安定。石之畫以描刻和暈染並用,把大禹偉岸的身軀塑造得像高山一樣雄渾,更加彰顯出大禹的卓越功績,就像高山一樣不可磨滅。我想這方黃河石,也應該是一口光燦燦的警鐘,其所傳達的振聾發聵的上古之音,在告誡當世的人們,天下太平安定真是來之不易。
黃河石以通靈性而解人意,盛讚大禹面對災難困苦,智慧勇敢、堅韌不屈地進行鬥爭,有力維護了天下的和平安定。大禹是中華民族的形象代表。大禹治水功如山。黃河石所歌頌的正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真可謂:「江淮河漢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
2023年4月25日於金城蘭州 [1]
作者簡介
陳百庫,號百石屋主人,甘肅會寧籍,居金城蘭州從事社會組織管理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