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改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河改道 |
黃河改道是指黃河決口後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發生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
黃河改道的原因是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範圍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大三角洲上。黃河中游的寧夏銀川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河道曾多次變遷,影響重大的是黃河下遊河道改道。
基本內容
中文名:黃河改道
改道歷史: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
大的改道次數:26次(據黃河水利委26次員會)
改道原因:多沙善淤、變遷無常
黃河決口次數:1590次
最早記載:《尚書·禹貢》
事件背景
通常認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後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黃河搬運堆積泥沙形成的堆積地貌是決口的根本原因。1855年黃河決口之前,魏源就發現黃河兩岸地形已經是南高北低,認為黃河北決是必然的。
事件經過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後雖經堵塞,但不久複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後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衝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穀、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後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衝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後,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在1855年前,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後期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最近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為阻止日軍西侵鄭州,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事件結果
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下游決口1590次,大的改道(據黃河水利委26次員會)。
黃河有無泥沙不完全取決於人類的不合理經濟活動。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長期以往河床抬升。黃河水少沙多,水沙嚴重失調是黃河問題的癥結。正因如此,目前的治理黃河方案中就有中游派和下游派,生物措施派和工程措施派(小浪底工程),獨流派和分流派等不同方案。
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裡,黃河下遊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範圍。
具體年表
次數 時間 入海地點 改道原因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滄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濱縣,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三次 公元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無棣篤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雲梯關入海 自然,人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為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為[1]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黃河經過了幾次改道?搜狐網,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