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楊葉栒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楊葉栒子(學名:Cotoneaster buxifolius Lindl.)是薔薇科栒子屬植物。常綠至半常綠矮生灌木,高達1.5米;小枝圓柱形,深灰褐色或棕褐色,幼時密被白色絨毛。果實近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常具2小核。生長於海拔1000-3300米的多石礫坡地或灌木叢中。

形態特徵

常綠至半常綠矮生灌木,高達1.5米;小枝圓柱形,深灰褐色或棕褐色,幼時密被白色絨毛。葉片橢圓形至橢圓倒卵形,長5~10 (15)毫米,寬4~8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上面幼時具伏生柔毛,老時脫落,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葉柄長1~3毫米,被絨毛;托葉細小,鑽形,早落。

花3~5朵,少數單生,直徑7~9毫米,近無柄;萼筒鍾狀,外面被絨毛,內面無毛;萼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被絨毛,內面無毛或先端微具柔毛;花瓣平展,近圓形或寬卵形,長4毫米,寬約與長相等,先端圓鈍,白色;雄蕊20,比花瓣短;子房先端有柔毛;花柱2,離生,幾與雄蕊等長。果實近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常具2小核。花期4~6月,果期9~10月。

主要變種

黃楊葉栒子多花變種

該變種植株高大,達3米,葉片寬大,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花3-8朵。[1]

剛畢業西藏東南部。印度、不丹均有分布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

華西黃楊葉栒子(經濟植物手冊)葉片形小,長5~10毫米,花多單生。

分布於四川雲南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3300米的多石礫坡地或灌木叢中。

特種鑑別

該種和小葉栒子近似,區別在於後者葉片先端較圓鈍,葉片下面和萼筒具短柔毛,花多為單生。

栽培技術

黃楊葉栒子是常綠小灌木,果實紅色,株型美觀,夏季開出密集的花束,秋季結出艷麗的果實,在庭園中還可以修剪成綠籬,因此可作為一種很好的園林綠化樹種。黃楊葉栒子扦插難生根。[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