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條袖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條袖蝶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黃條袖蝶

界:動物界

鱗翅目蛺蝶科

袖蝶屬爬行動物

黃條袖蝶,為鱗翅目蛺蝶科袖蝶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黃條袖蝶:別名斑馬長翅蝶,鱗翅目蛺蝶科袖蝶屬爬行動物,原產於北美洲美國北部(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委內瑞拉、秘魯、大小安的列斯群島,棲息於海拔1800m以下的熱帶叢林、灌叢,通常在森林邊緣飛行。1767年命名,共8個亞種。它的幼蟲以以西番蓮的葉子為食,它不僅能從植物中獲得所需的營養,而且因為葉子中含有有毒、味苦的活性生物鹼,通過咀嚼這些植物葉片,毛蟲相應地也會帶有毒素,而且味道不佳,並且能從視覺上加強身體上的黑點和長刺,從而讓捕食者遠離自己。

青白色的幼蟲身上長有黑色有毒長刺,頗為恐怖,羽化後,翅色鮮艷美麗,花紋黑黃相間,且反差強烈,尤如斑馬紋,故俗稱「斑馬長翅蝶」。飛行速度較為緩慢,經常大量群集在開闊地帶,夜晚又群宿在灌木叢中,形成「睡眠晚會」。

科目分類:蛺蝶 生存環境:灌叢 顏色分類:黑色_黃色 居住環境:樹棲 最大體型:10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1年 適宜溫度:26℃±6℃ 食物飼料:植食

黃條袖蝶形態特徵

翅展7-10cm。翅膀狹窄、觸角較長、體型纖細、腹部細長。翅膀是黑色與窄白色和黃色的條紋,腹側具有相似的圖案,但淺和有紅色斑點。前足相當退化,短小無爪。前翅R脈5條,常共柄。幼蟲頭上有突起,體節上有枝刺,腹足趾鈎1至3序中列式。成熟的小毛蟲有白色的身體,長度約為1.2cm,具黑色斑點或條帶,有黑色、黃黑或黑白色的頭。

黃條袖蝶生活習性

群居,但數量少。它們常常會夜復一夜地返回同一地點休息。

黃條袖蝶飼養方法

蛹為垂蛹,駝背形,具刺,倒掛在寄生植物的枝幹上。多剌的幼蟲幾乎都取食西番蓮屬的植物。

黃條袖蝶雌雄分辨

黃條袖蝶繁殖方式

卵呈半圓球形。卵為特別的紡錘形或瓶形,單產。卵的寄主多為西番蓮科植物。早期階段卵黃色或白色。雌性通常放置1-5枚卵在寄主植物的生長芽上。 卵生

參考來源

  1. 黃條袖蝶,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