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土地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黃土地貌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黃土地貌是指第四紀時期形成的一特殊的上狀堆積物。在世界分布相當廣泛,主要位於比較乾旱的中緯度地帶。在我國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分布的面積達63.1×104km2,占全國國土面積的6.6%,是世界上黃土和黃土地貌最發育、規模最大的地區。其中民國黃河中上游的陝西北部、甘肅中部和東部、寧夏南部以及山西西部,地勢較低,起伏不高,是我國黃土分布面積廣、厚度在50-100m之間(六盤山以西的部分地區厚度可達200m)的地區。黃土地貌中國黃土大致分布在崑崙山、秦嶺和大別山以北,位於溫帶荒漠地區的外緣,分布面積達44萬平方千米,次生黃土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若將華北和黃淮平原亦作為次生黃土覆蓋區,則中國黃土和次生黃土的分布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0.4...甘肅中部和東部、陝西北部以及山西西部是著名的黃土高原區,黃土連續覆蓋面積約27萬平方千米,其厚度約100~200米,構成了獨特的黃土地貌區,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黃土分布區 [2] 。

研究簡史

20世紀50年代以後,黃土地貌研究進入蓬勃發展階段。1953年黃秉維首次編製成1:400萬黃河中游土壤侵蝕分區圖,並發表相應的論文,奠定了黃土地貌研究的基礎;1953~1958年,羅來興等進行了黃土地貌分類和溝道流域侵蝕地貌製圖工作,把黃土地貌研究與黃土區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工作緊密相聯。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劉東生等不僅在黃土地層學研究中作出了貢獻,為確定黃土地貌發育年齡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在黃土地貌發育的歷史過程、黃土性質與現代侵蝕的關係、黃土地貌類型區域分布與黃土下伏原始地面起伏的關係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代表性著作有《黃河中游黃土》(1964)、《黃土與環境》(1985)。

分布

黃土在世界上分布相當廣泛,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成東西向帶狀斷續地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緯度的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帶。在歐洲和北美,其北界大致與更新世大陸冰川的南界相連,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中歐和東歐各國等地;在亞洲和南美則與沙漠和戈壁相鄰,主要分布在中國、伊朗、阿根廷;在北非和南半球的新西蘭、澳大利亞,黃土呈零星分布。

中國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厚度最大的國家,其範圍北起陰山山麓,東北至松遼平原和大、小興安嶺山前,西北至天山、崑崙山山麓,南達長江中、下游流域,面積約63萬平方公里。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集中,占中國黃土面積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肅蘭州九洲台黃土堆積厚度達到336米),發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黃土地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