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乃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乃正
出生 (1951-11-25) 1951年11月25日(72歲)
籍貫 廣東台山
母校 香港中文大學
職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領域
有機合成研究

黃乃正[1]
有機化學家 ,1950年11月25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台山。1973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1976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94年獲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化學講座教授、新亞書院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教育背景

  1. 1969-1973,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學士(甲等榮譽)
  2. 1973-1976,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學博士

人物生平 [2]

  • 1976-1978 哈佛大學,博士後
  • 1978-1980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Ramsay Memorial Fellow
  • 1980-1982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1982-1983 香港理工學院(現香港理工大學),講師
  • 1983-1988 香港中文大學,講師
  • 1988-1992 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
  • 1992-1996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 1996-2018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講座教授
  • 2002-2010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
  • 2003-2016 Tetrahedron 及 Tetrahedron Letters 上海(中國地區)編輯辦公室高級評審委員
  • 2005-至今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06-至今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06-至今 Heterocycles 編輯委員會委員
  • 2007-至今 Reaxys Database 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07-至今 Synlett 地區顧問副編輯
  • 2007-至今 Series Editor of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 2009-2013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 2012-2018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院長
  • 2014-至今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
  • 2016-至今 Tetrahedron 及 Tetrahedron Letters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18-至今 香港中文大學榮休化學講座教授及研究教授
  • 2018-至今 南方科技大學,長期訪問傑出教授

研究方向

  • 具有生物及藥理活性的天然產物全合成
  • 四苯並環辛四烯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質研究,並以之作為砌塊合成含Pt,Ti 及Si 等金屬中心離子的手性大分子
  • 環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學研究 (包括有機小分子催化,Fe、Au及其他過渡金屬催化領域等)。其中以其博士導師(Franz Sondheimer)及其本人姓氏命名的Sondheimer-Wong diyne (二苯並環辛二炔)已經被廣泛用於有機合成以及化學生物學研究中

科研成果

  1. 早期從事紅黴素的全合成,後從事高張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產物的全合成研究。得到了一種穩定的具有環間連接的三苯駢環辛三烯炔,這是全共軛的平面結構,從實驗上驗證了HŸckel關於非芳香性4n的規則。
  2. 合成了一類環番化合物,其中四個苯環處於正交,是經典意義上的共軛而分子軌道並不共軛的化合物,曾被著名的有機化學教科書列為難以得到、尚未合成的化合物之一。
  3. 合成了含有三個連續雙鍵的五元環化合物和多個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產物。

主要獎項

  1. 1972年, 東亞銀行50周年紀念獎
  2. 1973年, Shell 研究生獎學金
  3. 1978年, 英國Ramsay Memorial獎學金
  4. 1991年, 德國洪堡獎學金
  5. 1997年,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6. 1999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7. 1999年, 裘槎基金會傑出研究獎
  8. 2004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參考資料

  1. [1] 中國科學院
  2. [2] 南方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