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珍貴稀有的黃魚鴞
原圖鏈接  
裝置無線電發報器的黃魚鴞,正要振翅高飛,研究人員汪辰寧在後方拍照紀錄。
圖片提供: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曾建偉攝影。
原圖鏈接  

黃魚鴞 (Ketupa flavipes),身長: 55~60 cm 體重: 1500~2650 g,比本島體型次大的褐林鴞還要多出1公斤。面部為暗褐色,眉斑呈黃白色,眼睛為黃色;其體背為深褐色,羽緣黃褐色,胸部以下為黃褐色,並密佈深色縱斑,嘴爪彎曲且銳利。[1]黃魚鴞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貓頭鷹,雙翼展開接近蛇鵰的大小,其體重更比台灣第二大的褐林鴞多了近1公斤左右!巨大的身形顯得相當霸氣體長約60公分。

目錄

習性

是台灣唯一逐水而居濱溪生活的貓頭鷹,食性中卻不全然都是魚類。逐水而居的魚鴞,全世界只有7種,台灣本島唯一的一種叫做黃魚鴞黃魚鴞是一夫一妻制,有時可能會為了爭奪領域或配偶引發殺機。[2]

黃魚鴞體型僅次於亞洲魚鴞中的老大哥——毛腳魚鴞,體長近60公分,重量達2,650公克。台灣只有黃魚鴞這一種亞洲魚鴞,目前名列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除了台灣以外,黃魚鴞往西一路可分布至印度,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越南緬甸,牠們還與褐魚鴞馬來魚鴞共棲。[1]

特徵

黃魚鴞外觀宛如大鵰,覓食需大力仰仗視力而非聽力因為黃魚鴞的羽毛消音特徵-飛羽前緣的梳狀羽和後緣的飾狀絲羽,並非如吃鼠的貓頭鷹那麼顯而易見。黃魚鴞之所以能在溪流中生存,祕訣就藏在腳底,黃魚鴞的足墊表面滿布棘刺,像穿了釘鞋,除了止滑外還可緊扣身體在滑溜水域的獵物上。[3]

棲息地

主要分布在全島各地中低海拔的山地近水域處,由於生態資料的缺乏,加上過度狩獵及原始棲地被破壞等問題,被農委會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鳥類。[1]黃魚鴞在台灣分布很廣,但是只繁殖於原始天然林茂盛的山區溪流。根據估計,全島繁殖族群不到一千隻[4]

食性

研究人員從收集黃魚鴞的食繭,發現牠的獵物種類琳瑯滿目,有蝦、蟹、青蛙蟾蜍苦花魚櫻花鉤吻鮭,偶爾也捕捉老鼠、鳥類、爬蟲等。

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一般人很難看到牠的真面目,就連研究人員要瞭解牠的生態習性,都要苦苦守候十多年。黃魚鴞對於天然林確實有偏好,也就是活動範圍內需要44.6%的天然林才能支持黃魚鴞生存,顯示原始天然林的保存對於黃魚鴞非常重要。黃魚鴞的生存,必須在中高海拔的森林有老樹,讓魚鴞找到築巢產卵的地方;需要有清澈乾淨的溪水,才能抓取足夠的食物。[5]

視頻


參考來源

  1. 1.0 1.1 1.2 黃魚鴞. 台灣國家公園. 2015-06-18 (中文). 
  2. 黃魚鴞. 台灣猛禽研究會 (中文). 
  3. 孫元勳 汪辰寧 . 野生動物:黃魚鴞,戲水貓頭鷹. 科技大觀園. 018-07-04 (中文). 
  4. 武陵暗夜迷蹤,尋找黃魚鴞.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2014-12-31 (中文). 
  5. 暗夜裡的無悔追尋 全紀錄一窺黃魚鴞生態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author=. 2014-12-1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