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美秀
原圖鏈接

黃美秀(1970年 - ) 女,臺灣嘉義縣人,動物學家,台灣黑熊保育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保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教授,也是臺灣第一位走入深山研究台灣黑熊的學者,長年的積極為保育黑熊發聲,原住民口稱的「黑熊媽媽」(布農族語:Ali-Duma)。[1]

黃美秀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博士時,經外籍指導教授的建議,選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台灣黑熊做為研究主題,2003年取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返國並任教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野生動物保育生物研究所,後在玉山進行實地野外探勘調查,記錄團隊進入中央山脈大分「有熊國」,探究台灣特有的野生動物及森林資源,同時了解了布農族人與大自然的人文歷史 [2]

2010年黃美秀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研擬黑熊保育行動綱領、召開生態研討會[3]

2014年帶領的黑熊研究團隊,重啟黑熊捕捉繫放的研究計畫後,發現竟有近50%的台灣黑熊,都因為誤中捕獸鋏或為套索而斷掌、斷趾的,透過演說與著書的分享,讓更多人能瞭解黑熊生態,也呼籲民眾響應環境保育的理念。 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之亞洲黑熊專家群共同主席,榮獲第一屆「國家地理臺灣探險家」獎肯定[4]

目錄

獲獎榮譽

  • 第一屆「國家地理台灣探險家」獎,國家地理雜誌(2013 Sept)
  • 台灣師範大學第十三屆傑出校友 (2013 Jun) {PDF}
  • 「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 2009年主席獎 (The 2009 President 's Award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ea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 嘉義女中第二屆傑出校友 (2007)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教學特優獎(2006.11)
  •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00)

代表著作

期刊論文

  • 林冠甫、黃美秀*。2011。玉山國家公園大型哺乳動物相對豐富度與櫟實結果之關係。國家公園學報 21(2):21-37。
  • Mei-Hsiu Hwang, David L. Garshelis, Yu-Hui Wu, and Ying Wang. 2010. Home ranges of Asiatic black bears in the Central Mountains of Taiwan: Gauging whether a reserve is big enough. Ursus 21(1):81-96.
  • 黃美秀、吳尹仁、姚中翎、李培芬、王穎、吳海音。2009。台灣黑熊棲息地利用及分布預測模式。特有生物研究。11(2):1-20。
  • Chih-Chin Shih, Chuan-Chin Huang, Shou-Hsien Li, Mei-Hsiu Hwang, and Ling-Ling Lee. 2009. Ten novel tetranucleotide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from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Conservation Genetics. (Accepted and published online 13 February 2009, DOI 10.1007/s10592-009-9830-3)
  • 黃美秀、賴秀芬、林冠甫、葉慶龍。2009。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重要棲息地-大分地區之植群生態及森林更新。國家公園學報 19(1):62-82。
  • Hwang, M-H. and D.L. Garshelis. 2007. Activity patterns of Asiatic black bears in the Central Mountains of Taiwan. Journal of Zoology 271:203-209.(SCI)
  • 黃美秀、簡熒芸。2007。玉山國家公園楠溪林道較大型哺乳動物之監測。台灣林業科學 22(2):145-157。
  • Hwang, M-H., D.L. Garshelis, and Y. Wang. 2002. Diet of Asiatic black bears in Taiwan, with methodological and graphical comparison. Ursus 13:111–125.
  • 黃美秀、王穎、D. L. Garshelis. 2002. 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活動模式之初探。國家公園學報 10:26-40。
  • 黃美秀、王穎。1993。台灣黑熊飼養狀況下的行為觀察。動物園學報 5:71-87。

研討會論文

  • 黃美秀、邱韻璇、林佳芳、裴家騏、陳維立 摘要(2012年11月)。圈養生命的延續:走出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保育教育。2012 年第四屆熱帶林業研討會-環境教育在森林與生態保育之應用。
  • 黃美秀、林冠甫、賴秀芬,2008。台灣玉山國家公園青剛櫟結果和物候對於大型哺乳動物豐富度之影響。第二屆海峽兩岸森林生態系統經營研討會。696-717頁。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Hwang M. H. and Chieh-Chung Yang. 2007. Proposed Release of Two Captive Formosan Black Bear Cubs — Stymied. International Bear News 16(2):9-11.
  • 黃美秀。2005。玉山國家公園楠梓仙溪地區中大型哺乳動物之族群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成果發表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47-62頁。
  • 黃美秀。2003。探索瀕臨滅絕的台灣黑熊死因與存續希望。農業生產化、生活化和生態化的挑戰研討會,25-232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黃美秀。2003。尋找保育台灣黑熊的鑰匙:人熊關係。第四次野生動物研究與調查方法研討會論文集,87-104頁。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
  • 黃美秀、王穎。1999。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之生態研究--食性之初探。呂光洋與賴俊祥合編。第二屆海峽兩岸國家公園與保護區研討會,98-105頁。國家公園學會。

專書

  • Hwang, M. H., and Y. Wang. 2006. The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Asiatic black bears in Taiwan. Pages 107-110 in Yamazaki, K. et al. (eds) Understanding Asian Bears to Secure Their Future. Japan Bear Network Press, Japan.
  • 黃美秀。2006。動植物之交互作用。生態學,83-100頁。教育部。
  • 黃美秀。2002。黑熊手記,324頁。商周出版社。

【新聞局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開卷年度十大好書、小綠芽等獎】

  • 黃美秀。2012。「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遠流出版社。270頁。[5]

【第二一屆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入圍,文化局主辦】 【「好書大家讀」2012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

視頻

【人文講堂】20140110 - 熊愛台灣 - 有熊國的奇幻漂流 - 黃美秀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