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杆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麥杆菊 |
中文名稱:麥杆菊 外文名稱:HelichrysumbracteatumAndr 門:種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屬:菊科臘菊屬 目科:菊目、菊科 |
麥杆菊,原產於澳大利亞,中國有栽培,喜溫暖、稍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不耐陰和水濕,耐乾旱,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株高70一120厘米,莖杆粗壯、粗糙,似乎有毛,葉片條狀或披針形,頭伏花序單生枝頂,花徑3一6厘米,盤緣花瓣為圍繞頭伏花序的多層總苞片,外層苞片短,排列成覆瓦狀,內部幾層苞片伸長成為花瓣狀,淡紅色或黃色,基部變厚帶綠色,乾燥而硬,類似麥杆的性質故名麥杆菊,小花聚成黃色花盤,直徑約2厘米。花色有白、淡紅、玫瑰紅、紫紅,也有淡黃、深黃至深棗紅。
形狀
株高50——90厘米,莖多分枝,全株被微毛。葉互生,條狀披針形,全緣,無葉柄。頭狀花序單生枝端。
苞片多層、膜質、覆瓦狀排列,外層苞片短,內部各層苞片伸長酷似舌狀花,有白、黃、橙、粉、紅及暗色等,一般被人誤認為花瓣。黃色小 型的管狀花聚生在花盤中央。花期7——9月。瘦果灰褐色,光滑。同屬植物約350種,目前常栽培的有:毛葉麥稈菊,具蔓延莖,葉片倒卵圓形,頭狀花序單生銀白色,原產新西蘭;傘花麥稈菊,基部有些灌木狀,葉片卵圓形,頭狀花序傘呈房狀,總苞苞片長圓形,先端鈍,乳白色。
生長習性
一年生草本,株高25-35cm,莖直立,粗壯,葉互生,頭狀花序單生枝頂,適作乾花。其它苞層密呈覆瓦狀,淡紅或橙黃等色,膜質發亮,乾燥而硬,因其彩絢麗經久不凋。喜陽光充足,肥沃濕潤及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又忌酷熱。苗高8厘米定植,株行距30厘米,也可直播。栽培中 不宜過於肥沃,否則花繁色不佳。生長健壯。管理粗放。
繁殖方法
江南地區一般4月上旬用種子初播於露地苗床內,約7—10天出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需間苗二次。第二次間苗後施一次10%的腐熟人糞尿。忌濃,以防「燒苗」。6月初苗約長到9屋米時,定植於園地或花壇,株距30厘米。為促使多發分校,多開花,生長期可摘花2——3次。定植後至開花花期間,施二次雇熟的人糞尿或豆餅液肥,濃度20%為宜,花期前追肥次數不能太多,肥量不能過大,否則開花雖多,但花色不艷。江南地區6月開始進入梅雨季節,注意園地內積水,防止爛根。夏天遇乾旱天氣,早晚要各澆一次水,秋天保持土壤內一定的濕度,以利結果良好。 麥杆菊單花期長達1個月之久,每株陸續開花可長達3——4個月。種子應及時採收以防散落。種子採下後應陰乾,裝人紗布袋內,貯藏於低溫乾燥處。如發生葉斑病,可剪除部分分枝,創造通風透光的環境。每周噴等量式00—200倍波爾多液一次,連噴3—4次,對防病有效。
植物文化
麥稈菊花色鮮艷,花干後不凋落,如臘製成,仿佛散發着神秘的氣息。
雖然麥稈菊的原產地不是希臘,而是澳大利亞,但是,在古希臘的神話傳說當中,麥稈菊還是有着自己的身影。
一、麥杆菊的相關傳說
在古希臘的神話故事裡,有一則傳說。
傳說尤里西斯乘坐的船隻,在航海途中遇上風浪沉沒,他被衝上法伊阿基亞島,遇上皇帝的女兒娜烏茜卡。
她以女神般的美麗容貌而聞名,據說為了永遠保持美麗,她以一種具有再生功效的珍貴金黃色香油塗抹全身。
為了幫助尤里西斯重拾勇氣,繼續旅程,娜烏茜卡給他送上一瓶她常用的著名金黃色香油:麥稈菊精華油。
尤里西斯將精華油塗遍全身後,回復了神人後代的英雄氣概和俊美容貌,於是重新出發,完成那偉大而艱辛的旅程。
麥稈菊的花有一個特性,它的花顏色鮮艷,長久不褪色,花干後不凋落,如臘製成,經常用作切花的材料,是自然界特有的天然「工藝品」。
乾燥後的麥稈菊,還是那麼的燦爛,就像永恆一樣。
參考資料
- ↑ 麥杆菊的花語及養護!,花那點事,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