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麝香牛(學名:Ovibos moschatus)體型較大,但低矮粗壯,雌較雄小 ,頭大,吻部寬,眼小 ,雌雄均具角,四肢短粗,蹄寬大 ,毛被厚,極耐寒 ,尾短 ,棲息於氣候嚴寒的多岩荒蕪地帶,群居性,主要吃草和灌木的枝條,冬季亦挖雪取食苔蘚類。
性勇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退卻逃跑 ,當狼和熊等敵害出現時,群體立即形成防禦陣形,成年雄性站在最前沿,把幼牛圍在中間。
成活率很低。因毛皮極好,曾被大量獵殺,幾乎滅絕;經保護,種群數量已有所恢復。
是分布於北美洲北部、格陵蘭等北極地區,為分布最北的偶蹄目動物。
外形特徵
麝牛是偶蹄目牛科麝牛屬的唯一物種,僅有二個亞種。體長180~230厘米,尾長9~10厘米,肩高一般120~150厘米,體重200~410千克。
麝牛軀體敦實。雌性略小。吻、鼻部裸露,前額有簇毛。眼大而圓,瞳孔紫藍色,唇和舌尖也是紫藍色。
兩隻小耳也被毛所遮。體毛長,絨毛豐滿,為暗黑棕色,頸背至肩部有鬣毛,長逾30厘米,略有捲毛,下垂如披風。
毛分成兩層,長毛下面還有一層厚絨毛,叫毛絲,既堅韌,又柔軟,紡成細毛線,可以織成豪華的毛線衫。既不褪色,又不縮水,鮮艷奪目,是世界上公認的優質天然毛絨,可擋住寒冷和潮氣,上層針毛可防雨、雪並耐磨。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 麝牛 | 拉丁學名 | Ovibos moschatus | 別稱 | 麝香牛,北極麝牛 | 界 | 動物界 | 門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綱 | 哺乳綱 | 亞綱 | 真獸亞綱 | 目 | 偶蹄目 | ||
亞目 | 反芻亞目 | 科 | 牛科 | 亞科 | 牛亞科 | 屬 | 麝牛屬 | 種 | 麝牛 亞種 2亞種 |
軀幹背部是鞍形的淺色毛。年齡愈大,白色區愈明顯。尾很短,隱在長毛下面。四肢短而強壯,蹄子寬大開擴,蹄下生有白色的毛,能踏冰雪而不滑。
有趣的是,它的左、右蹄並不對稱。雌、雄均有角,角基部扁厚,由正中均分,貼着頭骨向外側生長,兩角先向下彎曲,而後又向上挑起。長度在60厘米左右,最長的紀錄是70.5厘米,雌角短小得多。
麝牛又叫麝香牛,在外形上很像牛,角也似牛,同時,四肢沒有臭腺和雌獸有4個乳頭等方面都與牛類相似,但它的尾特別短,耳朵很小,眼睛前面具有臭腺,四肢也非常短,吻邊除了鼻孔間的一小部分外,都被毛所覆蓋,這些又與牛類不同。
牛的角是從頭頂側面長出,而麝牛和其他羊類一樣,是從頭頂上長出。它的臼齒與山羊類似。麝牛學名的意思就是「羊牛」,說明它是牛與羊之間的過渡類型動物。
棲息環境
麝牛是生活在北極苔原的一個特有物種。在夏季,它傾向於潮濕低地的庇護,如河谷和湖邊;在冬天移動到較高的山坡、高原和積累深雪的地方,便於覓食。
麝牛產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挪威等地北極苔原地區極端荒涼的不毛之地。
夏季,苔原帶除了遍布苔薛和地衣以外,還生長着幾百種植物。湖泊和沼澤地帶,有許多小鳥飛來築巢;剛出洞的旅鼠開始在地面頻繁活動 。
廖鼠在四處捕食魚兒和昆蟲 ,馴鹿成群漫遊;狐和狼、鷗鳩等食肉動物也被招來尋食。
冬季來了,土地遭冰雪覆蓋,豐富多彩的生命活力開始消失,隨着出現的是寒冷和淒涼,許多動物都遠走他鄉。
但是在這荒漠的土地上,還可以看到一些黑褐色的麝牛在孤獨地徘徊。
冬季積雪深厚。它們只能用蹄刨雪,挖出一些乾草葉和苔蘚類為食。它們比較耐饑渴,而且厚密的絨毛又能抵禦北極-40~50℃的嚴寒。
麝牛身上的絨毛又厚又密,足以抗禦任何寒氣和濕氣,而外面的一層粗長毛又適於防禦雨雪和大風。因此麝牛是極不怕冷的動物,但都很怕熱。
生活習性
麝牛棲息於多岩荒蕪地方,群居性,主要吃草和灌木的枝條,冬季亦挖雪取食苔蘚類。性勇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退卻逃跑。[1]
當狼和熊等敵害出現時,一群麝牛立即形成防禦陣形,耳朵很小,覆蓋有濃密的毛 ,成年公牛站在最前沿,而把幼牛圍在中間。公牛會出其不意地發動進攻,用尖角襲擊對方。
由於自己的毛被長而厚,可保護身體不被敵獸咬傷。公牛進攻後,立即返回原地,嚴陣以待。
在平常情況下,麝牛顯得格外溫順,停下來吃一點食物,接着平躺在地上細嚼慢咽,不一會兒便打起瞌睡來。等稍微清醒時,接着再向前走一段,然後故伎重演,吃食物、反芻、打瞌睡。其實,麝牛這樣做有其目的 ,即可減少能量的消耗,又可降低食物的需求。
夏季,麝牛主要以新鮮野草為食,從融化了的小溪、池塘、河流中飲水。冬季,麝牛僅吃少量雪,因消耗熱量才能將雪融化成水,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身體需要,而且可以降低能量的流失。
據報道,由於麝牛保持能量的效率極高,所以它所需的食物僅占同樣大小的牛的1/6。
麝牛喜群居,夏時集群較小,覓食矮小柳樹的葉子,冬時結成大群多至百餘只。
通常幼麝牛和雌麝牛位於隊伍中間,身強力壯的雄牛則在四周擔任警戒和保護的重任,且雄麝牛又組成各自獨特的小組,每組又有自己的「組長」,但均由一頭老麝牛領導(往往是懷了孕的雌麝牛)。
每當隊伍前進時,總由一頭精明強幹的雄麝牛在前面開路,後面則跟着一群浩浩蕩蕩的麝牛大軍。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格陵蘭島,美國(阿拉斯加州),俄羅斯聯邦。
據出土的化石結合地球的歷史分析,麝牛曾是一種在北半球分布極廣的動物。遠在200多萬年以前,曾發生過巨大的更新世冰川運動,使氣候劇變,曾一直蔓延到中緯地區,而喜歡在冰雪中生活的麝牛亦隨之來到此地。
在美國中部的肯塔基州曾發現其遺骨;在法國,石器時代的洞穴中不僅發現其化石,而且岩洞的壁畫和雕刻中也有其形象。
石器時代結束時,麝牛便因大量捕殺而從歐亞大陸消失了。由於當時北美大陸尚無人類居住,麝牛才得以倖存。
北極地區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麝牛群,總數約7000多頭,已瀕於滅絕的邊緣。
儘管格陵蘭島、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禁止捕獵麝牛,但仍有不少麝牛遭到瘋狂的捕殺。為了使這種動物能夠繁衍下去,許多國家不僅加強了必要的保護拯救措施,而且已在阿拉斯加、哈德遜灣東北部、格陵蘭島西部,甚至 挪威北部 等地,開始人工飼養麝牛。
繁殖方式
經過夏天的休養生息,麝牛積累了大量的能量。雌性主要為了繁殖,雄性也要在入秋的發情期爭奪生殖權利。
每當此時,雄麝牛臉上的麝腺分泌出氣味強烈的分泌物,經腿部沾到地上的植物上,以此來劃出自己的領地,雌麝牛則被圈在其中,被嚴格看管和保護,任何別的雄麝牛不得侵占,否則雙方就會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爭奪戰。
經過激戰,被迫認輸的一方只好灰溜溜地逃跑,得勝者追擊幾步,然後停步朝着逃跑者吼叫數聲,也無心戀戰,便趕回到雌麝牛群中,因為潛在的危險依然存在。而它們的爭鬥,雌麝牛並不在意,仍繼續不斷地照常採食。
麝牛的繁殖率相對較低,交配發生在7月和9月之間,雌獸孕期8至9個月,每年4月至6月產仔,每胎產1仔,偶生2仔,雌獸一般每兩年產1胎。
初生幼仔毛短,體重9~10千克,哺乳3~4個月,但幼仔的成活率很低 ,由於時天氣很冷,夜比晝長,初生的幼仔往往因乳毛未乾即被凍死。
雌牛隔年才產下一頭幼仔,幼仔具有高度的早熟性,有着厚的毛皮,在出生後1 小時之內就能夠行走。大的小雄牛站着時,肩高約有1.5米高,體長約2.5米,小雌牛的體形小一些。雄牛3~4年性成熟,雌牛要5~6年。壽命20~24年。
種群現狀
麝牛是一種很有組織的群居性動物,在遇到天敵時,不像野牛那樣驚惶地亂跑,而是形成一種特殊的防禦圈,十幾頭公牛、母牛衝上高地,肩並肩把牛犢圍在中間保護起來,臉朝外,低下頭,虎視眈眈地面對着敵人。
它們的主要天敵是北極狼和北極熊。面對一具具三四百公斤的龐大身軀和堅硬的牛角(麝牛不論雌雄都長角),北極狼和北極熊往往無計可施,有時憤怒的麝牛會衝出防禦圈主動發起進攻。
但是,當揮舞着槍支的歐洲人進入極地,為了獲取皮毛、牛肉和牛角而向麝牛宣戰時,麝牛的防禦體系不僅成了廢物,而且比四散潰逃還要糟糕。
捕殺者先是派出獵狗追趕麝牛,等麝牛憤怒地形成防禦圈準備決一死戰時,便一個挨一個地將其射殺。
這種殺戮極為高效。1865年左右,阿拉斯加最後一頭麝牛被射殺。到20世紀初,加拿大和格陵蘭的麝牛也瀕臨滅絕。
1902~1909年間,美國探險家、海軍少將彼利幾次率領探險隊向北極進軍,共射殺了約600頭麝牛做為食物,並通過出售麝牛毛皮獲得活動經費。
如果不是加拿大政府在1917年通過法律禁止捕殺麝牛的話,麝牛可能早已滅絕。
1930年,美國國會提供資金,從格陵蘭運了34頭麝牛重新引進到阿拉斯加。在保護下,麝牛繁衍得非常快。在阿拉斯加大約已有3000頭麝牛,在全世界大約有8萬頭,已不再被認為是瀕危動物,某些地區甚至允許對其做限量的捕殺。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
視頻---4匹野狼圍攻落單麝香牛,難得一見的激烈搏殺!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