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麗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麗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圖片來自owlapps

麗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Laguna Cit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曬草灣麗港城最大型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有康街和茶果嶺道交界,上蓋為茜草灣鄰里社區中心。該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2條全日巴士路線、2條全日專線小巴路線的總站。

總站路線資料(巴士)

九龍巴士40線

荃灣(麗城花園) ↔ 麗港城 1995年12月7日起,觀塘區的終點站從觀塘碼頭延長至位於曬草灣的麗港城。2013年8月24日起,改經龍翔道和呈祥道,是該處唯一的新界區巴士路線,主要為往返觀塘、牛頭角、九龍灣、牛池灣、鑽石山、黃大仙、橫頭磡、大窩坪、荔枝角(往荃灣方向)、美孚、葵涌、葵芳、葵興、大窩口、荃灣等地的乘客提供服務。

九龍巴士219X線

麗港城 ↺ 尖沙咀 1994年5月9日起投入服務,為麗港城往返九龍灣、尖沙咀、佐敦以及紅磡的乘客而設。該線可謂是麗港城居民的專線,皆因往返麗港城只途經觀塘區一個分站。凡尖沙咀因節日或舉辦大型活動期間封路,本線會改以加連威老道作為臨時循環點,並於香港科學館門外加設臨時站方便乘客。

過海隧道巴士621線

麗港城 ↔ 中環(香港站) 1997年2月17日起投入服務,取道東區海底隧道和東區走廊往返灣仔、金鐘和中環,早上班次可謂是麗港城居民的專線,皆因它是途經東區海底隧道收費站而唯一不設分站的專利巴士路線。回程客量不保證的情況下,需於銅鑼灣、東區海底隧道收費站和港鐵藍田站設站,間接輔助路線601、619和671。

總站路線資料(專線小巴)

九龍區專線小巴69線

麗港城 ↺ 九龍城(獅子石道) 1997年4月1日起投入服務,車費$8.2(2013年8月24日前為$7.5),開辦初期途經新蒲崗、啟德機場、宋皇臺往返九龍城與麗港城之間,自啟德政府大樓關閉後,取消途經啟德,但此線為唯一往來麗港城至新蒲崗、九龍城路線,仍有一定的客量支持。途經譽.港灣、富豪東方酒店、傲雲峰、衙前圍道、九龍城廣場(獅子石道)。

九龍區專線小巴69線特別車

2019年1月19日起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投入服務,車費$5.5,離開麗港城後中途不停站,總站為九龍灣零碳天地(常怡道)。

九龍區專線小巴69A線

麗港城 ↔ 旺角警署(通菜街) 2013年8月24日起投入服務,車費$9,配合路線40改行龍翔道和呈祥道,不再途經太子道東,界限街和花墟,從69分拆。途經譽.港灣、富豪東方酒店、傲雲峰、聖德肋撒醫院、聖德肋撒堂、新世紀廣場(基堤道)、喇沙小學。

途經路線資料(巴士)

城巴E22(X)線

E22:藍田(北) ↔ 機場博覽館 1997年6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並不途經麗港城。1998年7月6日起,城巴E23線投入服務,此路線前往藍田(北)的班次會途經麗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出口旁的巴士站。及至1999年4月25日重組路線後,改由E22線途經,在此處登車可前往康田苑、康逸苑、德田邨等地方。

E22X:油塘 ↔ 機場博覽館 2012年1月16日起投入服務,在此處登車可前往康田苑、康逸苑、德田邨、康雅苑、廣田邨、高俊苑等地方。

九龍巴士W2線

W2: 觀塘站 ↔ 西九龍站 2018年9月23日起投入服務,當時途經近麗港公園的偉發道但不設車站。2018年12月23日起,路綫往香港西九龍站單方向增設麗港公園站,方便居民前往高鐵站、柯士甸站及佐敦一帶。

曬草灣

曬草灣英語:Sai Tso Wan新界西青衣島西岸有一名爲茜草灣的海灣,其根據粵音拼讀而成的英語名稱與曬草灣相同,皆爲「Sai Tso Wan」,如要區分兩者則需要在英語名稱前後加上所在地區名稱,如「Sai Tso Wan, Kwun Tong」(官塘曬草灣)和「Sai Tso Wan, Tsing Yi」(青衣茜草灣)。),又名茜草灣,是香港九龍觀塘區茶果嶺藍田之間的海灣,其毗鄰白泥山亦被稱為曬草灣。藍田站興建在白泥山山坡內,藍田站D出口穿過山坡直接到達白泥山滙景花園第17座旁匯景道及茜發道步行前往滙景花園麗港城

曬草灣跟「曬草灣」有別,雖然粵語發音相同,但因為繁體字彙中的「晒」字,字意跟「曬」不同,前者意解「全」、「都」的意思[1]。曬草灣意思為「長滿草的海灣」。

歷史

初期,九龍一帶盛行採石業包括茜草灣牛頭角茶果嶺鯉魚門,合稱為九龍四山

20世紀初,曬草灣一帶主要是垃圾堆填區之用,所以當時又名垃圾灣

到了香港日治時期,曬草灣曾被稱為塵芥灣,當中的「塵芥」在日文中有垃圾的意思。 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購入曬草灣地段,並填海興建油庫,位置大約在偉發道一帶,現在的麗港公園。

1978年,香港政府在曬草灣建立現代化的垃圾堆填區,稱為曬草灣垃圾堆填區,面積約9公頃,堆放逾160萬噸廢物。厚度最深達65米。

1980年,堆填區關閉,其後空置十多年,至1997年始進行修復工作。當中的2.8公頃土地,於2004年改建成曬草灣遊樂場,乃香港第一個建於已修復堆填區上的永久康樂設施。

1990年代,地產商購入曬草灣地段興建兩個大型私人屋苑:近海的麗港城和白泥山上的匯景花園,基本上現在整個曬草灣已經作住宅用途。

私人及居屋屋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