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鹽都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鹽都龍屬
圖片來自itsfun

鹽都龍屬名:Yandusaurus)為鳥臀目的一屬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四川省下沙溪廟組,年代為侏羅紀中期的巴通階,約1億6900萬年前到1億6300萬年前。

發現與命名

在1973年,四川省自貢市的鴻鶴在進行鹽礦挖掘時,意外發現一個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將這個嚴重損毀的恐龍化石挖掘出來,這個恐龍化石最初被非正式命名為"Yubasaurus"、鴻鶴龍("Honghesaurus")。在1979年,古生物學家何信祿將這個化石進行正式敘述、命名,模式種鴻鶴鹽都龍Y. hongheensis)。屬名是以自貢的別稱「鹽都」為名;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處的鴻鶴為名。

正模標本(編號GCC V20501)發現於下沙溪廟組,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與頭顱骨,包含:頭顱骨、脊柱、肩帶、前肢、後肢。但化石曾遭到損壞,下頜、骨盆、尾巴末端可能在鹽礦挖掘時就遭到破壞、遺失。

在1983年,何信祿、蔡開基將兩個接近完整的身體骨骼、九個部分身體骨骼,建立為第二個種多齒鹽都龍Y. multidens[1]。在1992年,彭光照將其改歸類為多齒靈龍A. multidens)。在1996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將其改歸類為多齒奧斯尼爾龍O. multidens)。在2005年,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將牠們建立為新屬,何信祿龍

敘述

鹽都龍是種快速移動的二足恐龍,後肢有4趾,前肢有五指。根據顴骨的彎曲程度,顯示牠們有大型眼睛。牙齒有平行的垂直稜脊,牙齒內側的稜脊遭到明顯磨損,因此排列方式不平衡。上頜骨的第15顆牙齒是最大型牙齒。

在過去研究歷史,許多對於鹽都龍的體型估計值,其實是來自何信祿龍的化石。何信祿龍的化石都是幼年個體,身長從60公分到1.6公尺,體高0.3米,體重大約7公斤。鹽都龍的體型大於何信祿龍,何信祿估計其身長約3公尺,彭光照估計其身長約3.2公尺。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估計其身長約3.8公尺,體重約140公斤。

參考文獻

  1. He, X.-L. & Cai, K.-J., 1983, "A new species of Yandusaurus (hypsilophodont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shanpu, Zigong, Sichuan", 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Geology Supplement 1: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