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寮下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沙頭角海 |
---|
|
鹽寮下村是香港昔日的一條鄉村,本來位於新界沙頭角沙頭角海邊,於1989年開始清拆,改建為海濱公園及休憩場地。由於位於沙頭角,因此被俗稱為沙頭角村。[1]
歷史
沙頭角鹽田堤壆上早年已建有數間寮屋,而沙頭角海面則停泊很多漁民的船艇。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將大部分停泊的漁船吹沉。颱風過後,部分漁民在地勢較高的鹽田上搭建寮屋棲身,聚居者日漸增加,寮屋範圍擴大,一直伸展到海邊。
1985年政府重建沙頭角禁區,興建郊區公共房屋,同時清拆菜園角村及鹽寮下村兩個寮屋區,約2,200名鹽寮下村居民於1988年及1989年獲分批安置入住沙頭角邨,隨即於1989年拆卸鹽寮下村。
寮屋及居民
鹽寮下村陸上的寮屋是一般木構鐵皮屋,而伸展到海邊的寮屋則為高腳棚屋,與已清拆的元洲仔棚屋類同。從前居民主要從事漁業,以李、蘇兩姓為主,除出海捕魚外,少數從事海產養殖,更有向遠洋漁船收購魚鰾,曬乾後再用粗鹽爆香交到海味舖出售。其後大部分居民已前往市區打工謀生。
趣聞
據傳1950年代至1960年代,由於鹽寮下村俗稱沙頭角村,而鹽寮下村的村長名為李愛,與粵語「你愛」(「你要」的意思)同音,故當時香港流傳一句歇後語「沙頭角村長——李愛(你愛)」。後來不少人以訛傳訛,誤以為李愛是女性,故歇後語亦演變成「沙頭角村長個女——李愛(你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