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脊念珠(二十)(張建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鶺鴒脊念珠(二十)》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建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鶺鴒脊念珠(二十)
趙銀鈴第二天來到昌平縣城,問清楊文翔家住東關,門前有棵古槐樹的便是。於是一路打聽,來到門前。只見青石階上,一邊一個石獅,門樓雖不大卻也雕磚畫棟。東面是一條小巷,青石院牆,三進的院落。上下兩處五間瓦房,配有東西廂房,一看就是殷實人家。趙銀鈴轉了一圈,尋一客棧住下,單等夜深人靜,找楊文翔算賬。
哪知後晌趙銀鈴正給飛兒餵奶,一隊官兵闖進客棧,挨個兒盤查房客,稍有驚慌失色,對答不清便要捆起。幸虧趙銀鈴早有準備,說是到京城尋夫,家住通化。官兵見她孤兒寡母,草草搜過她的行囊便走了。趙銀鈴知道官兵是為王爺丟失的念珠而來,雖然她絕世武功在身,卻也驚出一身冷汗。如果官兵細細搜出,自己全身而退倒不成問題,保不准要大開殺界。這可是天子腳下,又是王爺的念珠。到時全國通緝的畫像貼出,我們母子倆再沒有立足之地,只得落草為寇。毀了飛兒的前程不說,哪還有臉再見飛兒的父親。當下心想:速速離開此是非之地方是上策。便抱起飛兒,徑直向楊家走去。想着,憑自己的手段,取回金子易如反掌。哪知剛轉過街口,只見官兵已把楊家圍了個水泄不通。不一會兒,「錦豹子」楊森打頭,後面是他的妾及丫鬟、僕人,捆做一串押了出來。趙銀鈴細細打量,竟沒有楊文翔。心中思量,準是「一招鮮」路上不小心犯了案被官府捉了。那小子重刑之下,必供出是從我的行囊中盜取的金子。如今我價值連城的夜明串珠在手,即便明教不收留我母子,今生我母子也衣食無愁了。想到此,返回客棧結了賬,母子二人上馬揚鞭,離了這是非之地。
第二天,來到通州運河碼頭。尋了一條去江南的大船,講好價錢便連人帶馬上了船,單等明日一早船開。
說來也巧,此船正是明教為接應朱羽一行而來。哪想到雞鴒崗酒館被燒,朱羽一行提早今晚撤回,這才讓趙銀鈴趕個正着。晚上吃過飯,趙銀鈴正在女眷的船艙里哄飛兒睡覺,忽聽見隔壁船艙有人說出「一招鮮」,立時豎起耳朵;只聽一人小聲提醒:「隔牆有耳。」趙銀鈴急忙運功,把功力注入耳部,這才把隔壁的一言一語悉數聽入耳中。
原來趙大成放回信鴿,說清了酒館被燒的來龍去脈,決定今晚午夜去理親王王府劫回妻子,防她說出明教秘密。眾人都說等趙大成夫妻回來再開船不遲,可左護法朱羽堅持一早開船,說這裡是天子腳下,萬一有個閃失,他回去無法向教主交代。再說趙大成的妻子違反教規,壞了明教刺殺乾隆的大事,回去也是死罪,不如放她一馬,聽天由命去吧。眾人無話,各自躺下休息。
趙銀鈴心想:我不如前去理親王王府一趟,助朱大成一臂之力,順便取回蒜條金。便隨手拿起寶劍,悄悄離船上岸,運起輕功,風馳電掣般向昌平鄭家莊奔去。來到王府屋頂,只見院內相安無事,知朱大成還沒動手。屏心靜氣四處一望,發現後院屋頂有一人潛伏,想必那裡是王府的牢房所在,朱大成正伺機動手。趙銀鈴閃身來到內宅,徑直闖入正房,正是理親王福晉的住室,伸手點了眾丫鬟的穴位,拎起嚇得癱在炕上的福晉,眨眼便到了屋頂。福晉那兒見過這等強人,早嚇得屁滾尿流,見趙銀鈴問起藏金銀的庫房所在,急忙指點,那裡說得清楚。趙銀鈴拎着她來到庫房,揮劍劈開房門,吹燃早已備好的火種,只見滿室的金銀閃閃發光。順手裝了三十條蒜條金背好,也不管福晉,躍上房頂,大聲疾呼:「來人那!強盜把福晉捋走了!」內宅外面的兵丁聽見裡面的響動,早都驚覺起來。如今聽到喊聲,急忙喊叫着奔內宅而來,看守牢房的兵丁只留下兩人。朱大成一見,急忙躍下屋頂,砍了兩位兵丁,破門而入,救出妻子,趁亂逃出王府。
趙銀鈴見趙大成救出妻子,也尾隨而出。轉眼奔出數里之外,夫妻二人坐下休息。趙銀鈴遠遠說道:「二位好自為之,千萬不要再回明教,有性命之憂。」說完運起輕功望北去了。朱大成夫妻兩位只見人影一閃,早沒了蹤影,只得朝北跪下說:「謝大俠救命之恩,後會有期,願效犬馬之勞。」
黎明前,趙銀鈴返回通州運河碼頭,來到駁船的位置心中大吃一驚——船不見啦!心裡一遍遍焦急地呼喚着飛兒,一邊細細尋找。來回兩遍,哪裡尋得到。頓覺如墜深淵,撕心裂肺,寸斷肝腸。一跺腳,運起輕功,沿着運河追了下去。
一口氣追出數十里,天已漸漸的亮了,然而天公不作美,濃霧罩下,鎖了河面,竟連船上的燈籠也瞧不見了。趙銀鈴急火攻心,頓覺一陣暈眩襲來,昏倒在地。(連載完)[1]
作者簡介
張建國,筆名田潤明,籍貫唐山市,現居石家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