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鶺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鶺鴒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鶺鴒俗稱張飛鳥,多數為鶺鴒屬。鶺鴒屬雀形目鶺鴒科的1屬。中國有白鶺鴒、灰鶺鴒、黃鶺鴒(分為東黃鶺鴒、西黃鶺鴒)、黃頭鶺鴒。體長 170~180毫米;背羽純色,無縱紋;尾呈圓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尾羽為長。因多活動於水邊,停息時尾上下擺動,故又稱"點水雀"。體色大都由黑白二色組成,如白鶺鴒;或由黑、黃、白、灰、綠色組成,如黃鶺鴒、黃頭鶺鴒、灰鶺鴒等。棲息於海拔在400~2000米的山區、河谷、池畔等各類生境中。鶺鴒為地棲鳥類,生活於沼澤、池塘、水庫、溪流、水田等處。山鶺鴒則獨成一屬為山鶺鴒屬。被列入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鶺鴒[1]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雀形目

科 鶺鴒科

屬 鶺鴒屬

外形特徵

鳥類的一屬。最常見的一種,身體小,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因為形狀有點像舞台上張飛的臉譜,所以浙東一帶人稱張飛鳥。吃昆蟲和小魚等,屬受保護鳥類。

[1]鶺鴒:一種嘴細,尾、翅都很長的小鳥,只要一隻離群,其餘的就都鳴叫起來,尋找同類。比喻漂泊異地的兄弟急待救援。

鶺鴒在原: 1.《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因以"在原"指兄弟。

學類科

白鶺鴒

鳥種:白鶺鴒

學名:Motacilla alba

英文名: White Wagtail

日本俗名:愛情鳥、愛情的使者

中文俗名:白顫兒、白面鳥、白頰鶺鴒、眼紋鶺鴒、點水雀、張飛鳥

分類:雀形目、鶺鴒科、鶺鴒屬

群體分部

體長約20厘米。體羽上體灰色,下體白,兩翼及尾黑白相間。冬季頭後、頸背及胸具黑色斑紋但不如繁殖期擴展。黑色的多少隨亞種而異。亞種dukhunensis及ocularis的頦及喉黑色,baicalensis頦及喉灰色,其餘白色。亞種ocularis有黑色貫眼紋。雌鳥似雄鳥但色較暗。亞成鳥灰色取代成鳥的黑色。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清晰而生硬的chissick聲。分布於非洲、歐洲及亞洲。

繁殖於東亞的鳥南遷至東南亞及菲律賓越冬。亞種personata繁殖於中國西北;baicalensis繁殖於中國極北北;dukhunensis遷徙時有記錄於中國西北;ocularis越冬於中國南方包括海南島及台灣。常見於中等海拔區,高可至海拔1500米。停棲時,尾常上下不停地擺動,有時還邊走邊叫,顯得悠然自得。食物幾乎全是昆蟲,以雙翅目、鞘翅目為主,有甲蟲、米蟓、、蠅類、蝗蟲、粘毛蟲等。

白鶺鴒在依水較近的洞穴、岩縫、牆壁里和茅屋脊下營巢,巢為淺杯形,外邊用枯草莖、枯葉和較粗的樹根做成,裡邊有較細的根、枝,襯墊着獸毛。巢的外徑為13×17厘米,內徑7×8厘米,巢深3.5~5厘米。每窩產卵4~5枚,大小約為20.7×15.4毫米。卵殼灰白色,滿布着淡紫灰、黃褐、黑褐色的斑紋。受驚擾時飛行驟降並發出示警叫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