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著名神經科學家,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在大腦發育和精神健康領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科學發現,是《知識分子》的主編

簡介

魯白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今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1985年在上海第一醫科大學讀碩士。

1990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

1990~1993年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1993年至1995年底,出任美國羅氏公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及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

1996年到2009年,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兒童發育研究所神經發育研究室主任。

2009年7月1日,魯白決定辭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神經發育研究室主任後回國定居,並出任中國葛蘭素史克研發部副總裁,同時擔任清華大學做客教授。

2013-2015 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

2016年初開始,不再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 。

魯白
魯白
國籍 中國
職業 科學家

身平事跡

1978年,魯白懷着對象牙塔般神聖的大學的憧憬,踏入了華東師範大學的校門。在華東師大的生物系中所上的每一堂課,做的每一次實驗,都為將來科學家的養成打下了一步步堅實的基礎。那時候的魯白或許對自己的將來還只是有着一個朦朧的嚮往,但是沉浸在這個生物全新世界裡的快樂指引着他一步步的奮鬥與目標。

80年代大學生的學校生活很單純,也很充實。沒有現代網絡、電視傳媒的方便,也少了很多外界的誘惑,上課的時間其實少於自己讀書的時間,整個時代環境造就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禮堂、舞會、電影院,雖不繁多卻也豐富的娛樂生活也給四年華師大學校生活添上了幾筆亮麗的色彩。

1985年,在上海第一醫科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魯白赴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醫學院,師從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神經科學會主席Ira Black教授,並在1990獲得了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3年魯白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和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師從諾貝爾獎得主PaulGreengard教授, 及著名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教授。國外的求學生活對魯白的學術研究和工作態度起了深遠影響,與魯白一起共事的世界著名學者們的治學精神、為人品行,都給魯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神經生物學家保羅-格林格德教授是魯白的導師,魯白在談到他時說到:"格林格德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對科學的敏銳洞察力。他對實驗現象的本質和研究方向的把握有一種很好的感覺,同樣的實驗結果,他常常能悟出別人意識不到的奧妙。他還是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手。"導師的這些特點,也影響了魯白的工作風格。

格林格德教授的實驗室往往有五六十個研究人員,他同時還與世界上十幾個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他的這種罕見的並行思維的能力也讓魯白深為敬服。

"格林格德的另一個特點是科學大家的領袖風範和魅力。他對年輕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染力,使人感到與他共事很有奔頭。"

1989年底,格林格德接受魯白去他那裡做博士後。"當時我還在猶豫是否去他的實驗室。他給我打來電話,說我是腦細胞培養的專家,這對他們正在從事的DARPP-32的磷酸化研究將很有幫助。所以不管我是否決定去他那兒,他都希望我能同意將我的名字作為專家顧問放在他申請NIH基金的報告上。"

格林格德的信任和重視使魯白意識到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於是決定去他的實驗室。"他非常支持年輕人對新課題、新問題、新技術的探索,有時甚至對一些與實驗室當時的主攻方向並沒有什麼關係的問題,他也會支持。例如: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蒲慕明教授(現為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在突觸發育方面的研究舉世聞名。我提出與蒲教授合作,研究磷酸化蛋白synapsin對突觸發育的作用,格林格德大加讚賞。於是就有了我同時師從兩位大師3年的經歷,使我終生受益。每當我做出成績,他一定會加以表揚和鼓勵,使我受寵若驚,從而加倍地努力工作。"在這樣的科研環境下,魯白受益匪淺。

另一位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得主,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岡特.布洛貝爾(GunterBlobel)教授也是與魯白共事多年的著名學者,他靈活機動、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給魯白留下了深刻印象。

80年代末,魯白在紐約的洛克菲勒大學念博士後時,參加了一門由布洛貝爾教授主持的細胞生物學課。在他聽課的那一年,接觸到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羅斯門、加州大學著名教授華特、生物化學系主任凱利、諾貝爾獎得主基爾門等等世界大師級的學者。

"布洛貝爾教授主持的細胞生物學課一般先由講課者用一個半小時講解該領域的縱觀和現狀,接下來是半個小時的休息和討論。師生們一邊喝咖啡,一邊閒聊。然後,由該學者較詳細地介紹他本人實驗室近年來的工作。學生們並沒有因講課者是世界權威而拘謹。講課形式非常寬鬆,學生可以隨時提問,有時甚至是辯論。講課時間長短也是由大家討論決定。如果大家有興趣,一堂課可以一直講下去。

有一次,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羅伯特.赫維茨(美國科學院院士)講細胞衰亡的機制。大家對該題目很有興趣,這堂課就持續了4-5個小時。該課程的另一特點,是強調介紹科學原理和發現是如何得來的。布洛貝爾要求每個講課者要詳細介紹他們的親身經歷,如何提出或發現問題,選擇題目,怎樣設計實驗,遇到困難又如何解決,等等。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了解了該學科最前沿的知識,也學到了該學科的思路、研究手段和方法學特點。"

布洛貝爾教授給魯白講過人才的共振效應是科學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洛克菲勒大學之所以成為細胞生物學的發源地,是因為長期以來有很多在細胞生物學方面有特長的傑出人才聚集在這裡,大家取長補短,互相激勵。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魯白的學術研究水平更上一層樓,在神經發育與突觸可塑性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3年至1995年底魯白擔任美國羅氏分子生物學研究所(Roch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及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

1996年至2009年為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兒童發育研究所神經發育研究室主任。

2009年歸國,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葛蘭素史克研發部副總裁。

2013年至今,魯白任清華大學教授及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

貢獻成果

他長期從事神經發育與突觸可塑性的研究,有多項重要發現,與國際上幾位學者一起,開創了神經營養因子調控突觸和神經可塑性的新領域。1996年魯白髮現神經營養因子對學習記憶的促進作用,在國際科學界引起震動,1995年與旅美科學家饒毅和梅林共同在上海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建立分子神經生物學實驗室,1998年起為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理事會理事。

魯白多次主持國際性的專業會議,1996年擔任美國神經科學會神經營養因子和突觸可塑性專題會議主席,1998年任Gordon Conference 細胞和分子神經生物學專題會議主席。1989年他獲得"殷志浩大陸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並參加首批大陸青年科學家代表團赴台灣訪問,1999起任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

2003年魯白髮現人BDNF基因上的一個SNP能影響BDNF在腦中的釋放,從而改變學習記憶功能。 該工作被Science雜誌評為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中的第二大進展。

人物評價

諸多的的成就使得魯白在科研中更加鑽研,榮譽的光環使得魯白為人更加謙遜。他總是抱着學習、尊敬的態度談論其他著名科學家,隨時學習着別人的長處。他那中國人謙虛、堅韌、好學、奮鬥的品格,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同事,為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