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珀特之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珀特之淚英語:Prince Rupert's Drop;直譯為「魯珀特王子之滴」)、或魯伯特水滴,又被稱為荷蘭淚英語:Dutch tears[1],以萊茵河的魯普萊希特親王名字命名。是將熔化的玻璃重力自然滴入冰中,就會形成這些如同蝌蚪狀的玻璃淚滴。被俗稱魯珀特之淚的這種玻璃有着奇妙的物理特性:淚珠本身就和實心玻璃沒什麼兩樣,捏捏錘錘都安然無恙。然而,若是抓住其纖細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壓力,那麼整顆玻璃淚就會瞬間爆裂四濺、徹底粉碎。熔化的玻璃在重力下自然滴入冰水中,形成的如同蝌蚪狀的「玻璃淚滴」且能承受巨大壓力,俗稱為「魯珀特之淚」。

歷史

17世紀,英國魯伯特王子把熔化的玻璃液滴進水內造成玻璃珠。這種淚滴形的玻璃非常堅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會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會突然爆碎成粉末。這種玩意還被帶到朝庭上,用來戲弄人,稱為魯伯特水滴

原理

魯珀特之淚碎裂的原理叫做「裂紋擴展」,源於其內部不均衡的壓力:當熔化的玻璃滴入冰水中時,玻璃表面迅速冷卻形成外殼,而殼下的玻璃還仍然是液態。等到核部的玻璃也冷卻凝結時,由於體積變化,液態的玻璃自然而然地向着已經是固態的外殼收縮,導致靠近表面的玻璃受到很大的壓應力、而核心位置則被拉扯向四周,受到拉應力。

當尾部遭到破壞時,這些殘餘應力迅速釋放出來,使得裂紋瞬間傳遍全體、支離破碎。據高速攝影技術觀測,其裂紋的傳遞速度可達秒速1,450米至1,900米。[2]

它可以說是鋼化玻璃的一種。

發現

據悉,17世紀德國魯珀特親王無意間發現,熔化的玻璃在重力下自然滴入冰水中,能夠形成如同蝌蚪狀的「玻璃淚滴」,至此才有了「魯珀特之淚」。魯珀特之淚的頭部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則是得益於其結構上的受力不均。而這個原理也被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中,比如水滴型設計的潛艇便是。

奇妙特性

這些玻璃物體有着奇妙的特性:淚滴頭部可以經受錘子的敲砸,但如果抓住淚滴尾部,稍微施力整顆玻璃淚滴就會立刻碎成粉末。

解密

將融化的玻璃依靠重力自然滴入水中,就會形成「魯珀特之淚」。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解開「魯珀特之淚」的奧秘,但直到最近,科學家才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得到答案。

1994年,普渡大學的S·錢德拉塞克蘭和劍橋大學的M·M·喬杜里用高速攝影技術觀察了淚滴的碎裂過程。他們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玻璃淚滴表面具有很很強的壓應力,而內部具有很強的拉應力,所以,淚滴處於不穩定的平衡態,尾部則是「魯珀特之淚」的七寸。

透射偏光顯微鏡可以測量軸對稱透明物體的雙折射。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魯珀特之淚」懸浮在透明液體中,然後用紅色LED照亮玻璃淚滴。他們藉助偏光顯微鏡測量到光通過玻璃滴的光延遲,並用這些數據構建了整個玻璃滴的應力分布。

結果表明,玻璃滴頭部表明的壓應力高達 700 兆帕,近乎大氣壓的 7000 倍——這要比之前的預期高得多。而這些壓應力的分布卻很薄,約占玻璃滴直徑的10%。

表面壓應力讓「魯珀特之淚」擁有很高的結構強度。要使「魯珀特之淚」破碎,必須在玻璃滴內部拉伸區形成裂紋,而表面裂紋只會沿着玻璃滴表面發展,不會深入內部拉伸區。但尾部卻是「魯珀特之淚」的阿喀琉斯之踵,因為尾部碎裂會使裂紋傳入玻璃滴拉伸區,並迅速從內部土崩瓦解。

至此,「魯珀特之淚」的硬度問題終於得到解答。

相關圖片

相關影片

Mystery of Prince Rupert's Drop at 130,000 fps - Smarter Every Day 86
[Solved] Making Prince Rupert's Drops
38 Special vs Prince Ruperts Drop at 170,000 FPS - Smarter Every Day 169
AK-47 vs Prince Rupert's Drop (at 223,000 FPS) - Smarter Every Day 17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