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鮑德溫一世 (耶路撒冷)

鮑德溫一世

圖片來自alamy

鮑德溫一世拉丁語Balduinus I,1065年-1118年4月2日),也稱布洛涅的鮑德溫(法語:Baudouin de Boulogne),是第一任埃德薩伯爵、耶路撒冷國王,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袖。[1]

目錄

介紹

鮑德溫是家裡的小兒子,但是他背離了家庭期望他所走的道路並迎娶了一名諾曼貴族女子。他在1096年被封為凡爾登伯國的領主,卻在不久後就加入了他的哥哥戈弗雷四世十字軍並成為其中最出色的指揮官之一。

鮑德溫於1097年秋和坦克里德分兩路進軍奇里乞亞,他阻止坦克里德攻占塔爾蘇斯的行為導致了兩人之間的矛盾激化。在當地亞美尼亞士兵的協助下,鮑德溫成功占據了幼發拉底河西部多個重要堡壘,這引起了索羅斯的注意並邀請鮑德溫前往埃德薩共同抗擊塞爾柱帝國。在鮑德溫的幫助下,索羅斯打退了塞爾柱軍隊,鮑德溫也因此被索羅斯收為養子並擁有了埃德薩城的繼承權。1098年3月,索羅斯在埃德薩城內的暴動中被刺身身亡,鮑德溫順勢取得埃德薩的統治權,他於3月10日正式將埃德薩伯國轉型為十字軍國家。為了鞏固他在埃德薩的統治,鮑德溫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夫人阿爾達。阿爾達是亞美尼亞國王的女兒,而亞美尼亞在此前的安條克攻城戰中負責準備了十字軍主力所需要的食物。另一方面,亞美尼亞方面軍隊又幫助埃德薩城抵禦前去增援安條克城的摩蘇爾軍隊,成功拖延了摩蘇爾總督卡波拉三周的時間。

1100年7月,戈弗雷四世去世,當時的拉丁牧首及坦克里德試圖把耶路撒冷轉交給博希蒙德一世。戈弗雷的手下迅速收集了城內的財寶,並催促鮑德溫回到耶路撒冷去宣稱他的繼承權。由於博希蒙德在一次作戰中被俘虜,鮑德溫沒有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受到攔截。於是在12月25日,鮑德溫一世登基為耶路撒冷國王。接下來的十年中,鮑德溫攻占了阿瑟夫、凱撒利亞阿卡貝魯特等城。他在1105年的第三次拉姆拉戰爭中重創埃及軍隊,導致埃及後來無力大舉進犯耶路撒冷。做為周圍唯一的君主,鮑德溫一世成為了附近幾個十字軍國家的宗主。包括鮑德溫二世、坦克里德等領主都向他宣誓效忠,聽從他的旨令。1118年4月2日,舊傷復發的鮑德溫一世在進攻開羅的路上不治身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