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魚龍屬(屬名:Ichthyosaurus),希臘文意思為「魚類蜥蜴」,是種已滅絕海生爬行動物。魚龍的化石發現於比利時、英格蘭、德國、瑞士,生存年代為侏儸紀早期(赫唐階到錫內穆階)。
魚龍屬於魚龍目,該目名稱來自於本屬動物。牠們是魚龍類最著名的屬。[1] [2] [3]魚龍的第一個完整化石,是在1800年代早期發現,由瑪麗·安寧(Mary Anning)發現於英格蘭。
古生物學
魚龍較牠們的近親體型小,身長2公尺。在德國侯茲馬登的侏儸紀岩層發現了數百具保存良好的魚龍化石。有些骨頭仍保持自然形態。有些化石有胚胎體樣本在身體裡,顯示魚龍以及另一種魚龍類是胎生。在魚龍的近親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上也有類似的發現。這些德國的化石也透露了魚龍皮膚的外形,顯示牠背上有肉質的背鰭,以及大型尾鰭。其他魚龍類化石顯示這些特徵魚龍以外也有物種擁有這些特徵。
魚龍的耳骨很堅硬,可能將震動傳至內耳。視力是魚龍的主要獵食能力,牠擁有巨大、靈敏的眼睛,由骨環保護著。魚龍的糞便化石顯示牠們以魚類與魷魚為食。
科學家最初認為魚龍在陸上產卵,後來的化石證據顯示雌性魚龍直接產下幼體,幼體的尾巴先經過產道,以防止在水中溺死。魚龍已成為完全的水生動物。
參考文獻
- ↑ Maisch MW, Matzke AT. 2000. The Ichthyosauria.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Serie B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298: 1-159
- ↑ McGowan C, Motani R. 2003. Ichthyopterygia. – In: Sues, H.-D. (ed.): Handbook of Paleoherpetology, Part 8, Verlag Dr. Friedrich Pfeil, 175 pp., 101 figs., 19 plts; München
- ↑ Maisch MW, Reisdorf AG, Schlatter R, Wetzel A. 2008. A large skull of Ichthyosaurus (Reptilia: Ichthyosauria) from the Lower Sinemurian (Lower Jurassic) of Frick (NW Switzerland). 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101: 617-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