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輔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輔文
出生 1964年4月 重慶市雲陽縣
國籍 中國
民族
母校 南充師範學院(現西華師範大學)
職業 保護生物學家
研究領域
醫學

魏輔文 (1964年4月 - ) [1]
, 保護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4月生於重慶市雲陽縣,籍貫重慶雲陽。1984年和1987年在南充師範學院(現西華師範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副主任。

人物經歷

  • 1980~1987年, 在西華師範大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
  • 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 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 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院士從事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30多年, 率先將種群基因組學和宏基因組學等新技術引入到大熊貓研究中, 開拓了瀕危動物種群基因組學與宏基因組學研究領域, 系統闡明了大熊貓的種群歷史、瀕危原因、適應性演化機制與演化潛力等科學問題, 以大熊貓為模型揭示了食性特化動物類群在食性轉換和特化歷程中如何在形態、行為、生理、遺傳和腸道微生物等方面產生適應性演化的規律。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 在Science, Nat Gene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Curr Biol, Mol Biol Evol, Ecology, Mol Ecol, Funct Ecol和Conserv Biol等SCI刊物發表論文120多篇。
  • 2006年利用大熊貓糞便DNA開展大熊貓種群數量調查的研究成果在Curr Biol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Nature, Science等雜誌和媒體均發表相關評論和報道, 併入選2006年度美國Discover雜誌12大生物科技新聞。
  • 2007年在Mol Biol Evol上發表有關大熊貓是否走到演化盡頭的文章再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 入選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 2010年有關小相嶺山系大熊貓棲息地喪失與破碎化對該地區大熊貓種群生存威脅的文章發表在Conserv Biol上, Science在Random Samples欄目發表了「Hope for wild pandas」評論, 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報道和評價。
  • 2011年有關大熊貓腸道菌群幫助消化竹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工作發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上, Nature等媒體對此做了報道和評價:大熊貓喜歡原始林的研究成果發表在Biol Lett, 引起Nature和Science等媒體的廣泛報道。
  • 2013年首次利用種群基因組學方法揭示了大熊貓種群演化歷史和局域適應, 相關成果在Nat Genet上以封面文章發表, Nat Genet同期進行了報道評述。
  • 2015年有關大熊貓能量代謝維持機制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上, Science同期進行了報道評述。
  • 2017年有關大熊貓和小熊貓偽拇指發育和食竹食性趨同演化的基因組學機制研究成果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上發表, Proc Natl Acad Sci USA同期進行了報道評述, Nature等媒體對此做了廣泛報道和評價。
  • 2018年, 有關大熊貓及其保護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研究成果發表在Curr Biol上, 發現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每年達26~69億美元, 是大熊貓保護投入資金的10~27倍, 回答了公眾長期關心的「投資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是否有價值」的問題, 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先後應邀為Mol Biol Evol, Mol Ecol, Trends Microbiol, Conserv Biol, Sci China life Sci以 及《中國科學: 生命科學》等雜誌撰寫綜述和評述文章。
  • 魏輔文研究員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理事長、國際保護生物學協會中國區主席和世界獸類學家聯合會執委: Conserv Biol, Proc Royal Society B, Sci China life Sci, Integr Zool, Curr Zool等刊物編委; 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熊類專家組和小型食肉動物專家組成員。 此外, 曾兼任國家林業局「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林業局「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 主要從事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率先將種群基因組學和宏基因組學等新技術引入到大熊貓研究中,闡明了大熊貓的種群歷史、瀕危過程及演化潛力。揭示了大熊貓在食性轉換和特化歷程中如何在形態、行為、生理、遺傳和腸道微生物等方面產生適應性演化的規律。闡明了棲息地破碎化導致大熊貓孤立小種群崩潰的機制,推動了國家大熊貓放歸和棲息地廊道建設工程的實施。研究成果以通訊作者在Science, Nature Genetics, PNA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Ecology和Conservation Biology等期刊上發表。

主要獎項

  •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20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 2004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
  • 2009年被科技部評為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 2012年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1. 魏輔文中國科學院
  2. 生命科學大講堂學術報告 [2014-13]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