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繼蓮的詩(魏繼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繼蓮的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魏繼蓮的詩》中國當代作家魏繼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魏繼蓮的詩

魏繼蓮詩選

潔淨

舒展緊卷的詩心

舊事聚攏

某人某事

緊貼歲月的觸角

灰暗而又鮮紅

而鏡子裡的我

皺巴巴的臉頰深處

亦長出帶殤的葉子

拋不開的是那片熱土

離了它我寫不出帶殤的詩章

再下來是那口水井

滋潤着祖祖輩輩的心田

就在水井的左翼

你給了我最初的最原始的純情

朦朦朧朧的摺扇

竟是一方白紙

猶如你猶如我

猶如經年的桃花

潔淨的一塵不染

不愁不悲

一葉一花就是榮華

昨夜雨打殘夢

我的余愁

點燃你隔世的凝眉

想見花飛

可蝴蝶早已做繭

空留遺恨

在斷腸處天涯海角

我的疼, 來自一脈與世無爭的心海

沒人知道

我的疼

來自一脈與世無爭的心海

我與它死命的抗爭

它與我分秒必爭

而我

終以命運的敗筆

寫下邋遢的詩篇

一病

三年

這三年

春風每年路過我的窗外

而我

衣冠不整

這世界善良而又殘忍

美好而又殘缺

我需要花費十二分的精力

斬斷如麻的心魔

終於

我看見佛光的絲頭

長長久久

它普度千瘡百孔的眾生

塵埃還沒有落定

我把虔誠的祈禱

做成染血的刺繡

裝框

懸掛在太陽升起的地方

註:(本人曾經生病三年)

溫暖

我相信

一滴眼淚

會浸濕生活的過往

一段剪輯

會演繹深埋的記憶

穿透生命的年輪

經歷了生死分合

但木然的心

總忘不了

那一雙溫暖的手

為我的曾經

變換過怎樣的萬花筒

母親啊

我脆弱的心已扛不起你昔日的苦難

縱想點燃隔世的燈光

已照不透昔人的憂傷

只能躲在寂靜的角落

為您寫一首首乾淨的詩

母親

讀不懂你的淚水我怎敢言老

因為愛

我要在院中種下果樹

再看落日

在一脈掌心悠然落下

你為什麼總懷念那些時光

親愛的自己

你為什麼總懷念那些時光

背影如絮

無論蹲着或站着

滿心都是春天的味道

田埂上的狗蹄花羞澀的搖曳

山下仰望

你和白雲站在一起

故鄉的風拂過你的臉面

歌聲在遙遠的記憶里無依無靠

幾十年光陰拴在箭頭

誰人能懂你的深刻

看一炷香燃到盡頭

為什麼忘不了對泥土的許諾

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

當你仔細看清時

兩鬢已刻滿風塵

年深日久

時間真不知哪兒去了

於是

那些瑣碎的思念

一遍又一遍撞擊你退化的情感

歲月演繹美好

思念

春天的第一縷陽光

思念

奶奶講的第一首民謠

思念

故鄉小溪邊一雙雙滴水的腳印

究竟

有什麼越來越少

有什麼悄悄掉落包

生命被年輪擠壓

你依然在舊時光里譜寫新句子

村莊的思念

就這樣

村莊

一日比一日消瘦

我的子民嚮往山外的繁華

閉上了一扇扇門窗

荒草淹沒了羊腸小道

曾經何時

你們是我的心頭肉

早出晚歸

我們相互取暖

天好藍

月也明

此刻

我孤獨的牽掛

誰人給你們清純的空氣

能夠自由的呼吸

奔放的生活

回來吧

村口的老柳樹枝繁葉茂

山坡上的野菊花翹首以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追逐

我知道

離開我的懷抱

你們遠是外鄉人

很難找到生存的價值

沙粒

當疲憊的馬蹄停落黃昏

結痂的心

從未如此平靜

諾大的世界

我是一顆渺小的沙粒

抗爭過命運

拼搏過人生

漫步過天涯

風起時我嗚咽

雷電時我彷徨

然而

我也渴盼新鮮的陽光

希望沐陽柔嫩的細雨

當命運不折不扣的畫上一筆

誰人知我失落的心聲

從方言裡認識

你握住我的手

從方言裡認識

我挖出不願觸碰的鄉愁

熱淚穿腸

摸着你蘋果圓的小臉

羊兒在山嵐上吃草

喜歡聽你的歌謠

唱穿童年的時光

風兒低吟

我們是蒲公英的玄子玄孫

在這異鄉異地

你就是我眼前碧綠的莊稼

雙目點燃

淚光盈盈

用桃花遮住滄桑

就聽見你呼叫

---等着我 等着我

然後

小學的鈴聲

迴蕩在你斜跨的帆布書包里

大山裡的人

大山裡的人

脊樑同大山一樣沉重

前面是山

後面是山

心中是山

大山裡的人

穿着憨厚的衣服

指尖纏滿

站在日子的風口浪尖上

用結繭的手

精打細算着光陰

大山裡的人

你的認真

讓飛過的鳥兒落淚

你的堅韌

撐着那一方天空

生前只知道土地

死後才看清日出

大山裡的人

從不知道放鬆

只有感應着大山

才能如釋負重

山外再好只是嚮往

唯有心頭泥土的味道

鹼鹼酸酸才那樣真切

大山裡的人

大山蒙蔽了你的雙眼

泥土腐蝕了你的心

城裡的女人出門都背着包

鄉里的女人出門都挎着筐

時髦與過日子

是分道揚鏢的事

在早晨平和的陽光

筐子沿門而出

在女人豐腴的臂彎里晃悠

在中午的光韻里

筐子盛滿柴禾

凱旋而歸

筐子是故里的必需品

人閒筐不閒

人忙筐顯神通

空筐出滿筐進

裝着粗俗的玩笑

也盛着艱辛的歲月

我不明白

第一位編筐的老祖農

為什麼把筐不用鐵鑄而用草編

那樣才不至於

筐能裝金子而裝不住眼淚

常常把難悵透過筐底

滲進土裡[1]

作者簡介

魏繼蓮:女,漢族,年齡,54歲,師範畢業,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