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邕作品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高邕

國籍; 中國

出生日期;1850年

逝世日期;1921年

職業;近代書畫家、鑑藏家

高邕 (1850-1921) 近代書畫家、鑑藏家。字邕之,號李盦,光緒乙酉(1885)改號孟悔,甲午(1894)中日之戰後改號聾公。別號清人高子、中原書丐、西泠字丐。此前傳光緒帝鄧世昌親筆所作的著名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實為高扈所作。[1]

人物簡介

高邕,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寓上海。官江蘇縣丞。工書,好李(邕)法。能以草書作畫,孤諧苦心,劬學致病,因號李盫,自署苦李。符鑄評其書:"有一種孤介之致,流露楮墨,方之人品,蓋忿俗嫉邪之流也。平生致力(李)北海,晚而能變。"宣統元年(1909)在上海豫園與錢慧安蒲華吳昌碩王震等創立邑廟"豫園書畫善會",並被推為會長。該會在所得潤資中提取款項,用於賑災濟貧,如"夏令施藥、冬季施米"等。參加者眾,影響久遠。偶作畫,陳於會中賣以助賬。畫宗八大(朱耷)、石濤(道濟),山水花卉,神味冷雋,適不猶人。辛亥(1911)革命後,黃冠儒服,賣字為生,更號赤岸山民。其藏畫印有《泰山殘石樓藏畫集》行世。兼善篆刻,少與錢叔蓋友善,因輯其手刻為《未虛室印賞》四冊。卒年七十二。[2]

著名輓聯

甲午一戰,清朝一敗塗地,惟一能給國人以激勵的,就只有以鄧世昌和"致遠艦"為代表的北洋水師將士犧牲之壯烈。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副輓聯多被傳為光緒親筆,其實是出自清末文人高邕。兩句悲壯哀鳴,流傳至今。

該輓聯一直被誤傳是光緒帝親筆御賜。陳明福在《海疆英魂》依據鄧世昌曾孫女鄧立英保存的老照片,指出是高邕撰書,但並未能有效消除誤傳,至今仍有。陳明福在書中寫道:

鄧世昌的曾孫女鄧立英保存着一張世人未見過的鄧世昌照片。照片上的鄧世昌頭戴瓜皮小帽,身穿便服,坐在藤椅上,態度安詳。相片上端正中題有"鄧壯節公像",左右題有對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下聯旁書小字"光緒乙未高邕",下有兩個印記,已模糊難辨。(陳明福:《海疆英魂》第377頁)

由此可知,流傳於世的鄧世昌題聯遺像,最右邊"光緒乙未高邕"字樣及兩處鈐印被剪掉了。當年香港《華字日報》的報道,為陳明福的結論提供了有力佐證。

1896年1月30日《華字日報》為紀念鄧世昌,特地將各方致祭的輓聯刊登出來,順序是"XXX雲",跟着輓聯正文。這批輓聯當中,有一首是"水利局雲: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當時廣東尚未有水利局這樣的機構,該聯應該是上海南市水利局同人敬獻。1898年8月16日《申報》報道:"南市水利局幫辦高邕之司馬,現經江海關道札飭幫辦會丈局務,所遺水利局幫辦一差,刻下尚未委人。"《申報》、《華字日報》與陳明福所親見照片,這三者構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這副名聯確實是上海南市水利局幫辦高邕撰書,與光緒帝完全無關。

參考資料

  1. 高邕—近代書畫家、鑑藏家 , 搜狐 2018-12-11
  2. 書畫名家:高邕 ,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