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高山動物是中國地理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目錄

名詞解釋

高山動物指分布於高山帶的動物群。高山環境中動物不豐富,僅有一些特別適應寒冷與大風等嚴酷條件的動物。如善於攀登陡崖岩坡的岩羊(Pseudois nayaur)、盤羊(Ovis ammon)等和生活於冰磧物中的鼠兔(Ochotona)。適應高山生活的食肉獸雪豹(Panthera uncia),是中亞高山的特有種,可活動至雪線。鳥類稀少,西藏雪雞(Tetraogallus tibetanus)和褐岩鷚(Prunella fulvescens)於夏季可分布至海拔6000米左右地區,棲息於向陽的冰川與冰磧堤間的小片草地上,即使在冰川上還有一種冰蚯蚓生活於冰隙中。

分布於高山帶的動物群,高山環境中動物不豐富,僅有一些特別適應寒冷與大風等嚴酷條件的動物。如善於攀登陡崖岩坡的岩羊(Pseudois nayaur)、盤羊(Ovis ammon)等和生活於冰磧物中的鼠兔(Ochotona)。適應高山生活的食肉獸雪豹(Panthera uncia),是中亞高山的特有種,可活動至雪線。鳥類稀少,西藏雪雞(Tetraogallus tibetanus)和褐岩鷚(Prunella fulvescens)於夏季可分布至海拔6000米左右地區,棲息於向陽的冰川與冰磧堤間的小片草地上。即使在冰川上還有一種冰蚯蚓生活於冰隙中。高山帶有一個特殊的小動物群,由蜘蛛和小昆蟲組成,它們靠由風吹來的有機殘體為生,生活在雪地或岩屑中。

只要呼吸器官中氧分壓不低於60毫米汞柱(9900米海拔),氧飽和度仍可達90%以上,動物仍能很好地攝取氧。這就是動物分布海拔高的原因。目前所認為的雪豹、氂牛等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區的大型哺乳動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