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驌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驌驦,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sù shuāng,意思是良馬名,出自於《左傳》。 [1]

[]

解釋

良馬名 。本作「肅爽」、「肅霜」,亦作「驌騻」。

出處

1.《後漢書·馬融傳》:「登於疏鏤之金路,六驌驦之玄龍。」李賢註:「驌騻,馬名。 2.《晉書·郭璞傳》:「昆吾挺鋒,驌驦軒髦。」 3.唐·杜甫《秦州雜詩》之五:「聞說真龍種,仍殘老驌驦。」 4.《楊家將演義》:「(驌驦馬)碧眼青鬃,毛卷紅紋,四蹄立處,高有六尺。」 5.明·趙振元《為袁氏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肆以驌驦無聞,則捐金市駿,而冏寺馳聲。」 6.程善之《古意》詩:「羽林孤兒騎上頭,驌驦寶馬吉光裘。」 7.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唐侯有名馬二匹,名曰「肅霜」。「肅霜」乃雁名,其羽如練之白,高首而長頸,馬之形色似之,故以為名。後人復加馬傍曰驌驦,乃天下希有之馬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