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駢字類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駢字類編》,中國以分類編排的辭書。張廷玉等編撰。有清雍正四年(1726)刊本,雍正六年(1728)內府刊本,光緒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1984年中國書店據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影印等。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12冊是查尋中國古典詩文、語詞、典故的大型工具書。編纂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成書於雍正四年(1726)。匯集了經史子集、雜文、詩賦等大量原始資料。與《佩文韻府》同為查找辭藻的工具書,可「互為經緯,相輔而行」,二書收詞和編排方式不同。《駢字類編》專收二字合成的詞和語,以單字為字頭,不列音訓,把首字相同的詞語排在一起。全書分天地門、時令門、山水門、居處門、珍寶門、數目門、方隅門、采色門、器物門、草木門、鳥獸門、蟲魚門、人事門(補遺)共13門。每門又分若干細目。共收1 604個字頭。詞條之下,以經史子集為次,引證書中用例。所引資料均註明書名、篇名或詩文題目。體例較完善。但收詞較少,無索引,查尋不太方便,為此,流通不如《佩文韻府》廣泛。可供檢查詞藻、典故之參考。

作者介紹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康熙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加太保。撰《明史》、《大禮記注》、《篤素堂全集》、《二十三史考證》、《大清會典》、《皇清文穎》、《傳經堂集》。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駢字類編 相關視頻

清朝編修的《明史》將明朝皇帝抹黑了個遍,為何只有明孝宗朱祐樘獨善其身?
毛主席讀《明史》,說,明朝只有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