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驢駒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驢駒河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驢駒河

類 型: 村莊

位 置: 天津塘沽南邊小漁村

人口數量: 1679人

驢駒河是個位於天津塘沽的南邊小漁村,現屬大沽街道,面積56.7平方千米,人口1679人。該村以地撩網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漁業生產,近年又發展了海蝦養殖與旅遊項目。該村因開發建設臨港產業區,於2009年底搬遷拆除。[1]

歷史沿革

驢駒河鄉位於塘沽區東南部。1950年由寧河縣劃入,1953年置驢駒河鄉,1955年併入大沽鎮,1960年屬大沽公社,1983年析復驢駒河鄉。1997年,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0.2萬。塘沽鹽南路貫穿全境,轄驢駒河、高沙嶺2個行政村,另有白水頭和道溝子兩個自然村,已多年無人居住。

金驢踏海的傳說

驢駒河原是位於塘沽南邊10公里的一個小漁村。關於驢駒河這個地名,流傳着「金驢踏海」的美麗傳說。1985年出版的《天津市塘沽區地名錄》記載:「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這裡由于海潮衝擊,貝殼日漸淤積成沙丘。明永樂三年(1405),山東無棣縣一對逃難的劉姓夫婦至此定居,以捕魚為生。之後居民不斷增多形成村落。」

驢駒河靠海,相傳這裡寸草不生,住着幾十戶貧困人家。年輕人冒險下海捕魚,往往有去無還。一天晚上風雨交加,雷鳴電閃,突然聽到有驢在嘶叫。大家趕緊跑到海邊,看到一頭金色小驢駒在海灘上奔跑。人們看到凡是金驢踏過的地方,海灘上就冒出一道金光。天亮後雨停了,金驢駒不見了,但在它踏過的地方,一道道金光變成了一條條細細的小河,人們順着小河水道向海里跑去,發現小河盡頭和大海相連,那裡的魚蝦特別多。於是人們趕緊設網捕魚,收穫很大。人們相傳這頭金驢駒就是當年「八仙過海」時張果老騎的那頭驢。人們為感謝和懷念金驢駒,就把村莊起名「驢駒河」。

驢駒河的傳說自然無從考證,但村民們依然對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希望的金驢駒心懷尊崇。

參考來源

  1. 驢駒河趕海,旅遊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