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齒莧根,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較廣泛,有細而長的莖和暗紫色或綠色的橢圓形的葉子,開綠白色花,結黑色種子。
別名:潮汕地區稱為刺莧菜、野刺莧、 刺莧、野莧、假莧、白骨刺莧、勒莧菜。外地別名稱為豬母刺等。
中文名白刺莧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石竹目科莧科
屬莧屬種白刺莧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潮汕地區
形態特徵
馬齒莧根,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較廣泛,有細而長的莖和暗紫色或綠色的橢圓形的葉子,開綠白色花,結黑色種子。
性狀:本品為莧科屬刺莧。為一年生草本。
分布範圍
生於荒地、山坡、山野、埔園、溝邊、路旁、曠地。分布於我國各省區。
主要價值
葉和莖常作蔬菜食用,全株均可作為中草藥使用。分布於中國廣東潮汕地區。[1]
藥用價值
性味:味甘淡、微苦澀,性涼。
功效:內服清熱解毒利濕、涼腸、涼血止血。外用消腫止癢。入大腸經。
主治:痢疾、腹瀉、腸瀉、腸炎、咽喉痛、赤白總務科、痔瘡腫痛、痔瘡出血、甲狀腺腫大、膽囊炎、膽結石症,便秘、小兒胎毒。外治皮膚濕毒作癢、癰疽疔癤、濕疹等。
單方驗方
1、治痢疾、暑瀉:鮮白刺莧根45克,水煎加紅糖服。
2、治痢疾、腸炎:白刺莧、鳳尾草各30克,水煎服。或白刺莧60克,大金花草15克,水煎服。
3、治咽喉痛:鮮白刺莧根50克,水煎服。
4、治便秘:鮮白刺莧100-120克,水煎服。
5、治痔瘡出血:馬齒莧根60克,水煎加紅糖服。或白刺莧、塗藤頭各30克,水煎加蜜服。或用白刺莧頭30克,
紅豬母菜60克,水煎加蜜或加紅糖服。又可用白刺莧根30克,瘦豬肉120克,水煮服食。
6、治膽囊炎:鮮白刺莧葉180克,豬小腸180克(去油脂),加水燉熟,每日分3次服。7日為1療程。
7、治濕熱白帶:鮮白刺莧全草(或鮮根)30-60克,銀杏(去殼)14枚,水煎服。
8、治小兒胎毒:白刺莧、毛麝香、胭脂花根各6克,水煎服。
9、治皮膚濕毒作癢:白刺莧適量,水煎洗之。也可治皮膚瘡瘍腫毒,用白刺莧適量捶爛貼之。
10、治痔瘡腫痛:白刺莧60克,水煎熏洗,或浸肛。或用白刺莧、白花彭蜞草各60克,白礬9克,水煎洗之。
本品內服常用量生品30-120克,干品30-60克。外用全草或枝葉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