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馬科是中國生物技術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馬科名詞解釋:體格勻稱,四肢長,第三趾發達,具蹄,第二、四趾退化,僅餘退化的掌骨和跖骨。如野驢,尾的近端部毛短而光滑,尾的遠端部有披散的長毛。分布在我國新疆、西藏、內蒙和青海一帶。野驢為家驢的祖先。野馬(-skii),為家馬的祖先,原產地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我國新疆交界處。1880年由俄國探險家在新疆的準噶爾盆地發現並報道,20世紀初德國人曾在新疆和蒙古搜捕到數十頭,飼養於國外動物園。

現在野外是否還生存着野馬,是國際動物學界的一大疑問,人們寄希望在新疆北部。1974、1981、1982年,中國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和新疆的幾個單位,先後組織考察隊,深入準噶爾荒漠等野馬產地考察,結果未取得野馬存在的確鑿證據。目前在準噶爾盆地建立了野馬放養繁殖中心,把動物園中欄養的野馬放回大自然以取得復壯和繁殖,這也是挽救野馬免於絕滅的一個重要措施。至於自然界到底還有無野馬存在,仍是動物學的一個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