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家寨鄉吳三桂在此「賽馬」而得名。馬家寨鄉位於湖北省江陵縣西北角,荊江北岸,距縣城十五公里。東北與灘橋鎮、熊河鎮毗鄰,西南瀕臨長江,與公安縣隔江相望,北接灘橋鎮。[1]

中文名稱: 馬家寨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江陵縣

下轄地區: 馬家寨、金家寨、杏花石嶺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區碼: 434112

地理位置: 江陵縣西北角

面 積: 130.6平方公里

人 口: 4.43萬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黑狗淵

目錄

概況

江陵縣轄鄉。面積13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400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2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馬市。

沿革

1958年屬灘橋公社,1961年設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設區,1987年置鄉。

1996年,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張黃、龍橋、楊淵、馬林、白洋、趙橋、鄧泓、金旗、金場、金硯、曾橋、蝦湖、萬場、支勝、高淵、沖河、長坑、祁淵、文村、文新、同新、萬新、青安、長江、濯新25個行政村和馬市1個居委會。

2004年,鄉政府駐馬家寨,人口45553人,面積130.6平方千米,轄馬市1個居委會和文村、文興、耀興、同心、萬興、青安、長江、張黃、龍橋、楊淵、馬林、白洋、鄧泓、趙橋、金旗、金硯、金場、曾橋、萬場、資聖、蝦湖、高淵、沖河、長坑、祁淵25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馬家寨鄉位於江陵縣西北角,荊江北岸,距縣城十五公里。東北與灘橋鎮、熊河鎮毗鄰,西南瀕臨長江,與公安縣隔江相望,北接灘橋鎮。馬家寨因吳三桂在此「賽馬」而得名。國土面積130.6平方公里。轄1個居民委員會,25個村,19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3萬人,非農業人口2058人。現有耕地面積5638.7公頃,其中水田3062.65公頃,旱田2153.85公頃,臨時性耕地422.2公頃,養殖水面26公頃。全鄉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藏族1人。 土家族45人。

行政區劃

馬家寨鄉 面積:130.6平方千米 人口:45557人 代碼:421024200

全鄉轄1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馬市居委會、文村村、文興村、耀興村、同心村、萬興村、青安村(註:原楊林村專業棉花村)、長江村、張黃村、龍橋村、楊淵村、馬林村、白洋村、鄧泓村、趙橋村(專業西瓜花生村)、金旗村、金硯村、金場村、曾橋村、萬場村、資聖村、蝦湖村、高淵村、沖河村、長坑村、祁淵村。鄉政府駐馬家寨。地形西高東低,較為平坦,海拔高程在40米以上(馬家寨鄉文新村五家河。

1958年屬灘橋公社,1961年設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設區,1987年置鄉 下設兩個農村指導合作小組,沖河管理區 張黃管理區 。

鄉鎮領導班子

王軍:主持鄉黨委、人大工作,側重招商引資工作。

康銳:主持政府工作,側重項目工作,聯繫江陵電廠。

何文平:主持政協工作,分管黨群、社會事務工作,聯繫藍星洲、安全飲水項目。

樂富毅:主持紀委工作,分管經濟工作,聯繫荊州市達旺食品廠、荊岳鐵路項目。

陳順峰:分管計劃生育工作,聯繫沿江產業園項目。

梁興梅:分管宣傳、廣播電視、文化體育、教育、衛生、食品藥品監督工作。

祝雨晴:分管組織統戰、人事、編制、老乾、工業、招商引資、發改、質監工作,聯繫馬市磚瓦廠。

鄭榮榮:主管武裝工作,負責黨政辦工作。

賀濤:分管農業、林業、勞動工作。

梁大敬: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分管民政工作,聯繫福利院建設項目。

姚守貴:分管交通工作。

林克權:分管水利、血防、科技、土地管理、電力工作,協助農業工作,聯繫荊岳鐵路項目。

毛祖科:負責政協日常工作,分管統計、郵政電信工作。

李時洲:主持工會工作,分管政法、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城建、環保工作,聯繫改水項目。

歷史文化

歷史回顧

馬家寨因吳三桂在此「賽馬」而得名。1930年賀龍曾在此渡江,1958年周恩來曾視察祁淵,1998年朱鎔基曾與白洋村防汛民工合影。它地處長江之濱,位於江陵縣西南,東與江陵縣城相距15公里,北與荊州古城相距30公里,南與公安縣隔江相望,版圖面積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2萬畝,是著名的全國油菜之鄉。十年來,馬家寨經歷了96年內漬,98、99年姊妹水的考驗,經歷了深化改革的陣痛,全鄉四萬六千人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負重奮進,農業立足調整富民,工業立足項目興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事業各方面都發生了滄桑巨變。

黑狗淵傳奇故事

」關於「黑狗淵」的形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荊江洪水泛濫,到處潰口,民不聊生。主管該段江水的河伯十分着急,便向東海龍王敖廣稟報,龍王於是讓自己年幼的小兒子來此居住。龍王轉念一想,覺得小龍王年幼,在此居住可能會有人侵犯,還得想一個萬全之策,便搖身一變,變成一得道高僧,到附近的高家村遊說。他對人們說要在堤邊修一鎮江廟,周圍的土地不予開墾,即可永保此段江堤不潰口。高家村民見這老僧人說得在理,並紛紛捐款建廟。廟修好後,老僧人便「坐化」了。一青年見「高僧」功夫不凡,決心削髮為徒。一轉眼,當年的青年和尚變成了老和尚。一天,他起身外出,沒走幾步,就被拌了個趔趄,老和尚定睛一看,是兩支肉柱樣的竹筍。他自知這定是祥物,便在周圍夾起了一個竹籬笆,加以保護,不讓來進香的人踐踏。並用帶人汗味的洗臉水和洗腳水澆灌它、滋潤它。小龍王得到人體的養份因此長得更快了,很快長成了一條巨龍。一天黃昏,老和尚吃罷晚飯,就準備洗腳,剛脫下鞋子,一隻烏黑髮亮的狗子就銜走了他的鞋子。老和尚十分惱火,便光着腳跟着追趕,一直追到大堤上,忽聽得身後一聲巨響,一條巨大的烏龍騰空而起,直衝九霄,並不住地向自己站的方向點頭,老和尚恍然大悟。巨龍升天后,這裡留下了一個大水潭,原來的廟被淹沒了。高家村的人們聞聲趕來,不解地問起老和尚,老和尚便向鄉親們講述了自己經歷的這一切,建議將此潭取名為 「黑狗淵」。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到該鄉創業發展,希望大家到我鄉來做客。

經濟建設

馬家寨鄉積極發展「三沿」經濟,充分發揮荊江大堤和耀新民堤天然草場和交通便利優勢,按照描點、連線、擴面的發展思路,突破性發展畜禽養殖業,重點扶持祁淵興龍莊、福利院實體養殖、曾橋波雜羊場、文星烏雞、張黃養豬專業村等「龍頭」。特別是由私營業主吳敏女士於2000年投資興建的興龍莊,占地面積30餘畝,建有養豬場,全年可循環養殖三元雜交豬300頭,有優質南江種羊20隻。興龍莊還有飼料加工廠、果園、漁塘,是一個集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的多功能私營農莊。

七個一模式

即戶平一口池、一口塘、一籠禽、一園果、一圈豬、一個棚、一畝高效示範田,戶平創產值1萬元,帶動了全鄉多種經濟和庭院經濟的發展。2002年我鄉13個村連片種植「金韓」密本南瓜1600畝,平均畝產8000斤左右,通過引進湖南老闆,發展訂單農業,產品遠銷廣東、湖南、重慶等省市,創收128萬元,近2000農民從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油菜之鄉

是中國的勞動力輸出基地中國的油菜之鄉2007年3月26日,專家們在湖北荊州江陵縣馬家寨鄉萬場村參觀油菜高產示範田。當日,來自3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專家來到湖北荊州江陵縣馬家寨鄉萬場村參觀油菜高產示範田,並將出席於27日在武漢召開的第12屆國際油菜大會。這是大會首次在亞洲召開,專家們將就油菜面臨的技術、貿易等問題進行全方位探討。

農林畜牧漁

農作物:蘿蔔、白菜、胡蘿蔔、菠菜、芹菜、茄子、莧菜、茼蒿、甘藍、萵筍、萵麻、韭菜、蕹菜、菜苔、黃花、胡椒、扁豆、豇豆、西紅柿、大蔸菜、芋頭、菱白(灰苞)、洋蔥、大蒜、香蔥、生薑、馬鈴薯(又名土豆或洋芋)、甜菜、臭菜。

黃瓜、南瓜、西瓜、冬瓜、省瓜、香瓜、甜瓜、苦瓜、瓠瓜、菜瓜、地瓜、葫蘆、桃、李、梨、棗、柑桔、葡萄、枇杷、白果。楊、柳、楝、槐、榆、楠、椿、構、桉、樟、桑、梓、杉、松、柏、柘、喜樹、杏女貞、棕櫚、重陽樹、桐、梧桐、烏桕、楓櫟、俄腳板、意楊

家養:牛、馬、豬、羊、驢、騾、犬、貓、兔

野生:狗獾、豬獾、黃鼠狼、野兔、野貓、老鼠、刺蝟、蛇、蝙蝠、壁虎、螞黃、青蛙、蟾蜍、蜈蚣、水獺。野生:喜鵲、烏鴉、麻雀、老鷹、斑鳩、畫眉、黃鶯、啄木鳥、野雞、野鴨、八哥、白頭翁、鷂鷹。

水產:魚、蚌、藕、蝦、龜、鱉、螃蟹、螺螄、荸薺、菱角、赤果、雞米苞

特色養殖:蜜蜂、蚯蚓、蝴蝶、蠶、地鱉蟲。【經濟作物】棉、蠶絲、麻、水稻、小麥、大麥、蕎麥、黍、粟、玉米、高粱、大豆、綠豆、蠶(豌)豆、飯豆、圓豆、芝麻、花生、油菜。

著名企業:江陵縣恆達米業有限公司 地址: 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萬場集鎮

投資建設

已開工的「蒙華」鐵路貫穿馬家寨鄉境內。國家計劃在該鄉投資800億元建大型煤炭儲備基地、大型火力發電廠,大型煤化工(生產天然氣)企業。整個項目占地達17平方公里,江陵縣將此地納入濱江工業園區。

該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刻把經濟發展戰略重心轉移到服務國家大型建設項目上。鄉政府迅速成立服務協調國家建設項目指揮部,下設規劃還遷、政策宣傳、綜合協調、征地搬遷四個組。鄉機關幹部全員上陣,人人參與到服務國家大型建設項目上。

在全鄉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宣傳國家項目建設對發展本地經濟意義;宣傳征地搬遷法律法規。搬遷農戶紛紛表示響應國家號召,一切從大局出發,積極配合政府搞好搬遷。

鄉機關幹部同建設區域村組幹部一道多次深入到村組農戶、田間地頭反覆調查丈量,核實土地、人口、房屋基本情況。

按照縣政府要求,將建設區域558座墳墓全部搬遷到熊河公墓。

鄉政府在開展上述工作同時,制定了一系列拆遷紀律,如制止新建房屋、制止新入戶口、嚴禁買賣宅基地等。

現正制定還遷、就業規劃,免除失地、失房農民後顧之憂。

摸清產業園區農戶的基本情況。機關幹部、部分鄉直單位負責人共分5個小組,深入農戶田間地頭,對園區長坑、祁淵兩村人口進行登記,丈量房屋、耕地面積;對長坑村墳墓情況進行摸底。 村村響和電子眼監控實施。

政策法規

2012年是黨中央確定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是省基層黨建三年規劃的驗收之年,同時也是村兩委換屆後的起步之年,為進一步深化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經鄉黨委研究,現提出如下意見。

主要任務

1、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明確黨組織隸屬關係,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為重點,做到黨組織應建必建,黨建工作指導(聯絡)員應派盡派。做好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工作。

2、實現村兩委幹部培訓全覆蓋。一是配合好縣委組織部對村支部書記培訓工作。二是抓好鄉集中培訓工作,計劃在4月對村兩委幹部在鄉進行兩天左右的集中培訓,重點對村兩委幹部抓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及社會管理創新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

3、實現黨員「雙育」計劃全覆蓋。以支部為單位,實施黨員黨性教育和能力培育「雙育」計劃,對全鄉黨員進行輪訓。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工作力度,把好黨員「入口關」。組織實施新一輪農村黨員「創業致富計劃」。在各支部全面建立「黨代表工作室」,搭建黨代表聯繫黨員和群眾的平台。

4、實現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五務合一」全覆蓋。按照強化黨務、規範村(居)務、優化服務、拓展商務、協調事務「五務合一」的要求,進一步整合資源,建好用好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致富群眾的作用。

5、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達標全覆蓋。深入貫徹落實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十個文件」精神,堅持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雙聯雙促」活動,實施「民企聯村」工程,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的扶持,推進「組織創產業、黨員創事業、群眾創家業」,確保全鄉9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消除「空殼村」。

6、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全覆蓋。採取財政預算、費隨事轉、黨費支持、社會捐助、整合資源等多種渠道,加大對基層黨建工作經費投入。按照不低於《三年規劃》提出的標準,全面落實村(社區)幹部工作報酬、村(社區)組織辦公經費,認真落實村主職幹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享受離任生活補貼政策。

重點工作

1、全面加強黨員管理工作。發展新黨員,必須認真分析申請人的入黨動機,嚴格掌握標準和程序,確保質量,切忌「帶病入黨」。重點是從經營致富能手、種田大戶、專合組織負責人等對象中發展黨員。每村每年至少培養3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後備幹部、每村至少有2名35歲左右的年輕黨員、有2名30歲左右的入黨積極分子。建立健全農村實用性人才、在外能人等基本情況台賬。同時要暢通出口關,每年組織黨員進行民主測評,對滿意度差、不支持配合支部工作、不服從支部決議的黨員進行公開評處。

2、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確保支委會每月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黨課,組織一次民主評議黨員活動,組織一次民主評議村(社區)幹部活動。大力開展無職黨員對村(社區)支委建言獻策活動,加強無職黨員對村(社區)事務的參與和監督。並認真做好各項會議、活動的記載,做到格式規範、內容完整、情況清楚、保存完好。

3、認真落實村幹部值班制度。所有村(社區)「兩委」幹部必須嚴格按照值班表值班。值班人員主要負責處理當日村(社區)日常事務,及時做好上傳下達工作,維護辦公活動場所的清潔衛生,做好詳細的當日值班記錄。接待群眾反映問題以及代辦服務和接待群眾到農家書屋借閱圖書並做好借閱登記,做好值班登記工作。各村(社區)必須嚴格落實周一例會制,並做好會議記錄工作。

4、全面落實「五議五公開」制度。各村(社區)要認真落實「五議五公開」工作法,對所有村(社區)重大事務決策和辦理,在村(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嚴格按照「村(居)民建議、村(社區)黨支部提議、村(社區)『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居)民代表會議決議」和「提議事項公開、審議程序公開、決議結果公開、實施方案公開、辦理結果公開」的程序組織實施,並做好公開事項、公開程序的文字檔案記錄整理,確保在決策前、執行中和執行後能廣泛聽取、吸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保障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建議權和選擇權。特別是要結合「三資」清理工作,利用「五議五公開」工作法摸清實底,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找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辦法。

5、加強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各村要切實加強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的管理,選強配優站點管理員,制定年度播放、培訓計劃,堅持經常性開展工作,每月至少開展遠程教育學習培訓4次,培訓情況要翔實記錄在案,真正發揮遠程教育平台「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作用。

組織保障及考核結賬

各黨組織主要負責人作為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黨組織副書記作為直接責任人,必須切實履行職責,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黨建工作要親自安排、定期研究、抓好督促落實。

鄉黨委將進一步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加大黨建工作考核結賬力度。一是加大隨機抽查力度。鄉黨委組織專班進行不定期抽查,並把抽查結果納入年終考核結果。二是實行季度通報。重點對村幹部值班、周一例會制、「三會一課」制度落實情況、遠程教育管理等工作進行考核,一季一通報。三是年終述職及考評。鄉黨委將組織述職大會,專門聽取各黨(總)支部述職,並組織各級「兩代表一委員」開展評議打分,並結合上級考評進行全面考核。 基層黨建工作將作為村績效工資的重要內容,與村幹部工資結賬掛鈎。同時,對於黨建工作優秀支部,鄉黨委將結合現代農業和農村新社區工作一併進行表彰。對於抓黨建工作不主動、組織渙散,出現重大問題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視頻

馬家寨鄉慶祝國慶五十周年文藝匯演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