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其諾防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其諾防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馬奇諾防線

建築時間: 1928--1940年(二戰期間)

建造國家: 法國

建築地點: 德法邊界線

馬奇諾防線 (Maginot Line) 是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1930、1940年代貨幣),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A.-L.-R.馬奇諾的姓氏(1877-1932)。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1]

歷史沿革

1919年,法國開始對邊境工程設防問題研究。

1925年,法國制定了在邊境構築獨立築壘地域配系的計劃。

1927年,法國決定先在其東北邊境構築梅斯、勞特爾和貝爾福3個獨立的築壘地域(前兩個築壘地域在有的文獻資料中也分別稱為洛林、阿爾薩斯築壘地域),並於1928年開始施工。由於德國重振武裝,法國朝野強烈要求加強法德邊境設防。

1929年12月馬奇諾任陸軍部長,經他努力,法國國會於1930年通過了沿東北部邊境修建綿亘防線的巨額撥款。於是,防線即全面展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

1937年,法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E.達拉第決定從馬奇諾防線北端,沿整個法國、比利時邊境直至北海邊,構築達拉第防線,並對馬奇諾防線進行加強,工程一直進行到1940年5月德軍對法國發起進攻時為止。

基本構造 

馬奇諾防線 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貝爾福,全長約390公里。包括梅斯築壘地域、薩爾泛濫區、勞特爾築壘地域、下萊茵築壘地境和貝爾福築壘地域。整個防線由保障地帶(縱深4~14公里)和主要防禦地帶(縱深6-8公里)組成。工程構築以梅斯和勞特爾兩個築壘地域最強。薩爾泛濫區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礙和沼澤地構成的,1935年以後才開始構築工事,設防最為薄弱。下萊茵築壘地境以萊茵河、羅訥河、菜茵河運河為天然屏障,僅在萊茵河沿岸地區構築了由永備射擊工事組成的支撐點。在梅斯和勞特爾築壘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構築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結合、適於環形防禦的綜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為裝甲或鋼筋混凝土的機槍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數層,包括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過濾通風室等。工事之間都有通道連接,通電動車。射擊工事內的武器都是專門設計安裝的。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

作用與歷史意義

作用

馬奇諾防線規劃與設計目標:

●避免敵軍的突然襲擊,並發出警報

●為法國軍隊的動員爭取時間(兩三個星期)

●節省人力

●保護阿爾薩斯和洛林(1918年回歸法國)和其工業基地

●應對突然襲擊時,作為反攻的基地

●同樣防禦由瑞士和比利時方向進攻的敵人

●延緩敵人的進攻,等待主力部隊的增援

●顯示非進攻而和平的軍事態勢,並在德國入侵比利時的情況下,迫使英國幫助法國

●阻擋德國先期進攻後,推動比利時參戰(比利時在馬奇諾防線德國一邊)

馬奇諾防線的建成,使德國軍隊不得不避開德法邊境正面,另選進攻法國的方向。1940年5-6月,德國主力通過阿登山脈,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迴,在蒙梅迪附近突破達拉弟防線, 占領了法國北部,接着進抵馬奇諾防線的後方,使防線喪失了作用。

歷史意義

馬奇諾防線是陣地戰思想的產物,為了避免再度出現如一戰時的巨大傷亡而修築,因其火力完備強大,縱深極寬,延綿德法邊境,一度被認為是"不可以逾越的馬奇諾防線",法國因過度信賴此防線導致備戰鬆懈,直至德軍繞道比利時進攻法國時,法國人還依然沉浸在巴黎的燈紅酒綠之中,自信的認為德軍不敢冒犯,因此未能有效的組織起軍隊進行一次阻擊,導致德軍長驅直入。馬奇諾防線的失效意味着如一戰般的陣地戰戰爭形態徹底結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