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圖片來自blogspot

有時誤作「駁」,又名茲白,古代傳說生物,外形類似馬,頭上有角,以為食。與歐洲傳說的獨角獸外形有類似之處。

類似動物

《山海經》中記載了其他類似動物,外形似馬,但有角,如䑏䟽《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三百里,曰帶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䑏疏,可以辟火。」、𩣡馬《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頭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旄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印澤。其中多𩣡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記載

駮是一種外貌似馬的動物《說文解字》卷10〈馬部〉:「駮,獸,如馬,倨牙,食虎豹,從馬,交聲。」《爾雅》〈釋畜〉:「駮,如馬,倨牙,食虎豹。」,狀似白馬,黑尾,頭有一角,有利齒且四足為爪,發出來的聲音如同鼓聲,專吃虎、豹。最早記載出自《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雄黃、白玉及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禦兵。」〈海外北經〉:「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其名曰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逸周書[1] 》記載,義渠稱之為茲白。

據民間記載,駁馬的角就如同現今的犀牛角,有解毒治病之功效。

參考文獻

  1. 逸周書,c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