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揭牌)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成立於2001年,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生物醫學工程系,是全國最早開展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育的單位之一。學院現有教職工9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7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6人;現有本科生200人,碩士生34人,博士生19人。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3人,師資力量雄厚,青年教師100%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已經成為我國生物醫學工程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力量,學院將堅持基礎為臨床服務、工程技術為生物醫學服務的原則,搞好教學和科研建設,立足首都,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努力為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首都醫科大學貢獻力量。

科學研究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 [2]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特別注重依託該校具有的國家生命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和北京市重點學科、充分利用豐厚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資源積極開展工作,理工學科與生物醫學緊密結合,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是該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與技術開發的特點。從早年的關幼波肝病中醫專家系統、基於神經網絡的嗅覺和視覺的生物控制研究到現在的醫學圖像處理、數字化虛擬人體研究與應用、閉角型青 光眼致盲機理和顱內動脈瘤破裂風險的生物力學解釋、骨科治療技術與器械研究、生物信息學研究、血管與神經的組織工程學研究、聽力學篩查與康復訓練裝置和適合中國國情的康復工程產品開發等在生命過程認識和臨床診療與康復水平提高方面做出了貢獻。學院現有863、國家自然基金等多項在研項目,近年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等科技成果獎項。

合作交流

學院先後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匹茨堡大學西北大學加州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與國內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有良好的合作關係;作為該校客座教授和生物力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趙以蘇教授捐資設立的「亞洲骨科教學與研究基金會獎學金」對學院的生物力學學科發展與建設做出了貢獻,錢煦教授、洪庭侃教授等知名學者的悉心指導為該院的學科發展與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該學院是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理事單位、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物理分會的副理事長和掛靠單位、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的主任委員和掛靠單位、國家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教育部高等醫藥院校現代教育技術與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和掛靠單位,和全國高等現代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醫學計算機教育分會的主任委員和掛靠單位。

設備條件

學院現有用於教育與研究的設備總金額已經超過1200萬元,學科已被確定為學校重點建設的特色學科,不斷加大的資金投入將使學科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以生物醫學儀器、醫學圖像處理、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生物信息學、聽力學、生物醫學信號處理、臨床工程技術等為基本構架的生物醫學發展的工程技術支持平台。

視頻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首都醫科大學:扶傷濟世 敬德修業 深耕醫學 醫者仁心
首都醫科大學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教授級別是如何劃分的,環球網校,2020-02-19
  2. 生物醫學工程,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