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菊的風雅(付振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食菊的風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食菊的風雅》中國當代作家付振雙的散文。

作品欣賞

食菊的風雅

「季秋之月,鞠(菊)有黃華」,農曆,被稱為「菊月」。菊花的風雅,穿透三千多年的時光,一直搖曳到今天。

古人於菊,始終懷有一份獨特的感情。菊花被譽為「花中君子」,寥廓清秋,菊花爭艷,清香溢遠,芳姿高潔。重陽之際,人們登高賞菊,吃菊花糕、飲菊花酒,沿襲千年,成為民俗內容之一。

其實,菊花最早的栽培目的,並不在其美,而是可以食用和藥用。最早關於食菊的記載,是公元前4世紀,屈原《離騷》中的名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之後,魏人鍾會稱讚「菊英乃神仙之食」。晉人傅玄作《菊賦》,雲菊「服之者長壽,食之者通神。」唐人元結的《菊譜記》也說菊花「在藥品是良藥,在蔬菜是佳蔬」。古醫書《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可見,秋日食菊,並不僅僅是文人雅致,還有「醫食同源」的道理。

早前讀《離騷》,每次讀到「夕餐秋菊之落英」,我的心裡總會冒出一個問題:屈原吃的是哪一種菊花,他是把菊花煮着吃、炒着吃、燒湯吃,還是直接生吃?

後來我查閱資料知道,先秦時的人食菊,還真是以生嚼為主,所謂「無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明人謝肇浙在《五雜俎》中說:「古今餐菊者多生咀之……未聞有為羹者」。有時候,菊花也與米粉或麥粉混合而成乾糧,屈原《九章》中,亦有「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勞」之句。

三國時期,曹丕酷愛食菊養生,還經常以菊花賞賜近臣。他在《與鍾繇九日送菊書》中說:「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請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他希望鍾繇也像屈原那樣餐菊以防老。

唐代詩人陸龜蒙也很喜歡餐菊,有賦云:「春苗恣肥,得以採擷供左右杯案。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尤食不已。」不過,他吃的是主要是苗葉。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更不遑相讓。他宣稱:「吾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他是連菊根都捨不得浪費了。

[1]

作者簡介

付振雙,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