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食性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食性指動物吃食料的習性。根據攝食對象、攝食幅度和攝食方式等有各種稱呼,但其區別不一定很嚴密,常常被作為一般用詞來對待。又即使同一種動物也並不顯示一種食性,根據環境條件、生長發育階段以及其他原因,而食性發生變化一般還是常見的。以動物為食的叫肉食性(即食肉動物),以植物為食的叫植食性(即食植物動物),以動物和植物為食的叫雜食性。
植食性編
食性分多樣性和單一性,所以有些動物容易瀕危,而導致生物鏈斷缺。
植食性是指動物吃植物的特性。動物吃植物是自然界食物鏈的基礎,也是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而食物鏈的其他環節都有賴於這一環節的存在,可見一切動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植物為食。食植動物的數量對植物的數量有顯著的影響,而後者反過來又限制着動物的數量,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這種相互關係已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植物的生產量足夠養活所有動物,而被動物吃掉的往往只是植物生產量中「過剩」的那一部分。
動物吃植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動物把整個植物吃掉,有的吃掉植物的大部分,有的動物因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而導致植物死亡,有的動物鑽進植物的葉內、果實和木質部取食,也有的是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為食,但大部分的動物都只吃植物的非要害部分和營養器官,因此不會對植物造成重大損害,甚至完全不影響植物生長,所以植物界的進化和動物界的進化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消化系統
牙齒:1.長有寬寬的大板牙(易於切斷實物);2.後牙像石磨一樣寬、大、扁; 3.犬齒不發達,但切牙、磨牙、臼齒髮達 。不斷左右移動來碾碎食物。
胃:1.有着發達的多室的胃,也就是胃分成好幾個房間,用來存放消化到不同程度的食物;2.所食的食物中含大量的粗纖維,咀嚼作用是不太大的,要靠胃裡的大量菌群和各種消化酶來分解,所以胃中的條件是非常溫和的,如酸性不強,表面積大,管道長,方便儲存大量含能量少,難消化的纖維類食物。
腸(包括大腸和小腸):
1.腸非常長,盲腸發達(因為植物比較難消化);
2.食草性的食物中有大量的纖維素,纖維素吸收的場所多是大腸;
3.腸道是自身長度的10~20倍,腸道崎嶇不平,布滿突起和皺褶,好似一條山間小道,以便植物性食物在緩慢通過的同時得以被最大程度吸收。
形態特徵
草食動物腳,具蹄(奇數或偶數),便於奔跑和刨食植物根系,種子。
草食動物眼睛通常在頭的兩側,不能雙眼同時觀察非正前方的東西,這樣的好處是觀察面大,方便尋找食物及逃避天敵,如牛羊。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