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險承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風險承擔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風險承擔也稱為風險自留,是指企業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動承擔風險,即指一個企業以其內部的資源來彌補損失。保險和風險自留是企業在發生損失後兩種主要的籌資方式,都是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風險自留目前在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中較為盛行。

我國企業風險自留的前景

風險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在我國才剛剛起步。但風險自留作為一種風險管理的手段在我國企業中卻由來已久。我國企業進行風險自留的思想一般也較為樸素,對於發生頻率高、損失金額小的風險損失往往是作為費用沖銷掉,而對於發生頻率低、損失金額大的風險損失,企業在大多數情況下採取的是投保的籌資方法,或者乾脆就抱有一種僥倖心理期望損失不會發生,而一旦發生,如果不能及時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會給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帶來很大的影響。通過建立專門基金的形式來應對巨大的風險損失,在我國並不多見。我國至今尚沒有專業自保公司。

風險自留的方式

風險自留既可以是有計劃的,也可以是無計劃的。

無計劃的自留產生於幾種原因:(1)風險部位沒有被發現。(2)不足額投保。(3)保險公司或者第三方未能按照合同的約定來補償損失,比如由於償付能力不足等原因。(4)原本想以非保險的方式將風險轉移至第三方,但發生的損失卻不包括在合同的條款中。(5)由於某種危險發生的概率極小而被忽視。在這些情況下,一旦損失發生,企業必須以其內部的資源(自有資金或者借入資金)來加以補償。如果該組織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則只能停業。因此,準確地說,非計劃的風險自留不能稱之為一種風險管理的措施。

有計劃的風險自留也可以稱之為自保。自保是一種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它是風險管理者察覺了風險的存在,估計到了該風險造成的期望損失,決定以其內部的資源(自有資金或借入資金),來對損失加以彌補的措施。在有計劃的風險自留中對損失的處理有許多種方法,有的會立即將其從現金流量中扣除,有的則將損失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分攤,以減輕對單個財務年度的衝擊。從整體上來講,主要的融資方式有以下幾種:

1、將損失計入當前發生的費用。應當注意到企業這樣做是一種有意識的決策。一般適合於企業中發生頻率高但損失程度小的風險,它構成了企業中經常發生而又無法避免的費用,比如機動車的修理費,偷盜造成的損失等等。

2、建立內部風險基金。這是一項專門設立的基金,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損失發生之後,能夠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來抵補損失。它主要有兩種方式:

(1)以年為單位,每年以營業費用的形式建立基金,發生損失後以該基金抵補。它與以當前費用扣除損失的方式較為相似,也是適用於發生頻率高,損失金額少的風險損失。

(2)將損失在一個以上的會計年度進行分攤。它適用於發生頻率低,損失金額多的風險損失。

3、建立外部風險基金。指企業逐期支付一定的捐納金給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代為積累和管理基金。與傳統的的保險不同的是,一旦出險,保險公司的賠償以基金中的數額為限。在實際中,企業通常會就超過基金積累額的損失與保險公司達成一定的保險協議。也就是說,企業支付一定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償一部分超過基金總額的損失。與內部風險基金相比較,外部風險基金的罅出金可以作為費用扣除掉,但不利的是,企業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給保險公司。

4、借入資金。指企業準備在發生損失後以借入資金來彌補損失。這要求企業的財務能力比較雄厚,信用好,能在危機的情況下籌到借款。

風險自留的具體措施

1.將損失攤入經營成本。很多自留財產損失和責任損失的決定都不包括任何正式的預備基金。損失發生後,組織只是簡單的承受這種損失,將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攤入經營成本。這種方法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管理細節,但是如果損失在不同年度里波動很大,那麼較大的損失會使企業陷入困境。企業可能被迫在不利的情況下變賣資產,以便獲得現金來補償損失。此外,企業的損益狀況也有可能發生劇烈波動。顯然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那些損失概率高但是損失程度較小的風險,企業可以通過風險識別將這些風險損失直接打進預算。

2.建立意外損失基金。意外損失基金的建立可以採取一次性轉移一筆資金的方式,也可以採取定期注入資金長期積累的方式。企業願意提取意外損失基金的額度,取決於其現有的變現準備金的大小,以及它的機會成本。企業每年能負擔多少意外損失基金,則取決於其年現金流的情況。建立意外損失基金的方法能夠積聚較多的資金儲備,因而能自留更多的風險。但是,它有一個不足之處是,按照稅務和財務法規,損失費用不可預先扣除,除非損失實際已經發生,而向保險公司繳付保險費卻是稅前列支。建立此項基金的財源一般是稅後的淨收入。這一缺陷也說明了為什麼許多大公司要設立自己的專業自保公司。

3.借入資金。風險事故發生後,企業可以通過借款以彌補事故損失造成的資金缺口。企業某部門受損,可以向企業或企業其他部門求得內部借款,以解燃眉之急,這樣會有一定困難。即使借貸成功,由於需求的迫切,也將導致利率提高或其它苛刻的貸款條件。當意外損失發生後,企業無法依靠內部資金度過財務危機時,企業可以向銀行尋求特別貸款或從其他渠道融資。由於風險事故的突發性和損失的不確定性,企業也可以在風險事故發生前,與銀行達成一項應急貸款協議,一旦風險事故發生,企業可以獲得及時的貸款應急,並按協議約定條件還款。

4.專業自保公司。專業自保公司是企業(母公司)自己設立的保險公司,旨在對本企業、附屬企業以及其他企業的風險進行保險或再保險安排。在《財富)75oo強企業中有70%的企業設立了專業自保公司。中國石化總公司試行的「安全生產保證基金」可算是我國大型企業第一個專業自保公司的雛形。建立專業的自保公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1)保險成本降低,收益增加。專業自保公司由於可以不通過代理人和經紀人展業,節約了大筆的佣金和管理費用,其保險費率與本公司或行業內部的實際損失率比較接近,因而可以節省保險費開支。優於其它自保方式的一個因素是,向專業自保公司繳付的保險費可從公司應稅收人中扣除。(2)承保彈性增大。傳統保險的保險責任範圍不充分,保險公司僅承保可保風險,其風險範圍不能涵蓋企業面臨的所有風險,不能滿足被保險企業多樣化的需要,而專業自保公司更易於了解客戶面臨的風險類別和特性,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擴大保險責任範圍,提高保險限額,可根據自身情況採取更為靈活的經營方略,開發有利於投保人長期利益的保險險種和保險項目。(3)可使用再保險來分散風險。許多再保險公司只與保險公司做交易。通過設立專業自保公司可以使企業直接進入再保險市場,以此分散風險,擴大自己的承保能力,有剩餘承保能力的還可以接受分保。

企業選擇風險自留的原因

企業選擇風險自留作為風險籌資的措施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該風險是不可保的。比如說一些巨災損失,如地震,洪水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採取風險自留的管理措施往往是出於無奈。

2.與保險公司共同承擔損失。比如保險人規定一定的免賠額,以第一損失賠償方式進行賠償,採用共同保險的方式或者以追溯法厘定費率等等。作為一定的補償,保險人會讓渡一部分保費,也就是收取比較低的保險費。

3.企業自願選擇自留的方式承擔風險。對於某種風險,該企業認為自留風險較之投保更為有利。企業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1)企業自留風險的管理費用(RC)小於保險公司的附加保費(IC),這樣,風險自留就可以節省一部分附加保費。對於風險自留中將損失計入當前發生費用和建立內部風險基金兩種方法,管理費用包括企業在流通資金或損失基金不足以補償損失的情況下,借款或變賣資產所遭受的損失。對於建立外部風險基金的方法,管理費用包含企業交付給保險公司的費用以及基金不足時企業遭受的損失。對於用借入資金進行風險自留的方法,管理費用是企業在遭受損失後的借貸成本,在這裡,由於大部分費用是企業發生損失後才發生的,因此應當計算其期望值。另外應當注意的一點,無論是那種風險自留的方法,管理費用還應當包括企業因為自擔風險而產生的焦慮成本,準確地說,就是企業因為自留風險而無法專心於主業的經營而造成的損失。

(2)企業預計的期望損失(RE)小於保險公司預計的期望損失(IE)。也就是說,企業認為保險公司將純保費定得過高,不投保可以節省一部分純保費。

(3)企業自留的機會成本(RO)比投保的機會成本(IO)要小。

(4)企業還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稅收。無論是將損失計入當前發生費用,建立基金還是借款,企業往往得不到稅收上的減免,而保費的支出卻是可以免稅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