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顳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顳區

顳(顳區),俗稱太陽穴。位於額部的兩側,眼眶的外上部,延伸至耳上沿。

顳區由薄弱的顳骨保護,受到撞擊會產生嚴重的頭暈、休克症狀,嚴重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

顳側對應的大腦部位是顳葉,基於顳區極易受到外來傷害,是人體重點保護區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顳區
  • 外文名: The temporal region
  • 中文名: 顳區
  • 外文名: The temporal region
  • 分類: 醫藥衛生
  • 定義: 解剖 人體

目錄

1 人體位置

2 組織構成

人體位置

境界位於顱頂的兩側,介於上顳線與顴弓上緣之間。

組織構成

此區的軟組織層次,由體表淺入深依次為:皮膚、淺筋膜、顳筋膜、顳肌和顱骨外膜。

(l)皮膚:顳區的皮膚移動性較大,手術時無論選擇縱行或橫行切口,均易縫合,癒合後的瘢痕亦不明顯。

(2)淺筋膜:所含脂肪組織較少。血管和神經可分為耳前和耳後兩組。

1)耳前組:有顳淺動、靜脈和耳顳神經,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緣,越顴弓到達顳區。顳淺動脈為頸外動脈的兩終支之一,其搏動可在耳屏前方觸及;顳淺靜脈匯入下頜後靜脈;耳顳神經是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神經的分支。

2)耳後組:有耳後動、靜脈和枕小神經,分布於顳區後部。耳後動脈起自頸外動脈;耳後靜脈匯入頸外靜脈;枕小神經來自第2、3頸神經,屬頸從的分支。

(3)顳筋膜:上方附着於上顳線,向下分為深、淺兩層,淺層附着於顴弓的外面,深層附着於顴弓的內面。

(4)顳肌:呈扇形,起自顳窩和顳筋膜深面,前部肌纖維向下,後部肌纖維向前,逐漸集中,經顴弓深面,止於下頜骨的冠突。經顳區開顱術切除部分顳骨鱗部後,顳肌和顳筋膜有保護腦膜和腦組織的作用,故開顱減壓術常採用顳區入路。顳肌深部有顳深血管和神經,顳深動脈來自上頜動脈,顳深神經來自下頜神經,支配顳肌。

(5)骨膜:較薄,緊貼於顳骨表面,因而此區很少發生骨膜下血腫。骨膜與 顳肌之間,含有大量脂肪組織,稱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並經顴弓深面與顳不間隙相通, 再向前則與面的頰脂體相連續。因此,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中有出血或炎症時,可向下 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腫或膿腫,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顳筋膜下 疏鬆結締組織中。[1]

參考文獻

  1. 顳區的結構與解剖,醫學教育網, 200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