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是北宋文學家鄭獬的作品之一。

鄭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號雲谷,江西寧都梅江鎮西門人 ,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陸經商,便寄居於此。商籍人安陸,詳載寧都州志,少負售才詞章豪偉,宋皇佑壬辰科舉人,癸巳狀元及第,初試國子監[1]謝啟曰,李廣才氣自謂無雙。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

謙卑讓賢

作為狀元,鄭獬從未恃才傲物,在立身處世方面尊禮守節,嚴謹自持。他比王安石更早入翰林院[2],按照舊制規定,班列本應排在王安石之前,但他卻向皇帝進言:「臣德業學術及天下士論,皆在王某之下,今班列番居其上,實不遑安,欲乞在下。」在他的再三懇求下,皇帝果然破例照辦。鄭獬包容大度、謙卑讓賢之善舉,讓王安石深受感動。

為官清廉

無論在朝廷還是地方任官,鄭獬總是勤於政務、關注民生,在地方任官期間,更是心繫民生疾苦,經常親自深入民間巡視調查,為百姓苦難大聲疾呼,寫下了很多體恤民情、指斥時弊的奏疏和文學作品。他在地方上親眼看見「青苗法」給百姓帶來的災難與痛苦,挺身而出,為民請命,上書《乞罷青苗法狀》。熙寧三年(1070年)四月,被遷調青州(今山東益都縣),這時「青苗法」正行,鄭獬說:「我看到了青苗法的諸多弊端,實在不忍心看到無辜百姓沒有犯罪卻被關進監獄。」於是他以生病為由,辭官退養賦閒。

鄭獬為官俸祿並不多,從不謀私利,斂聚家財,又經常捐助救濟貧民,因此家中從未有積蓄,生活十分清苦,每日飯桌上只有蘿蔔白菜,江陵一帶的老百姓都稱呼鄭獬為「鄭蘿蔔」。熙寧五年(1072年)九月,鄭獬病逝。他一生為官清廉,並無積蓄,當時家貧子弱,生活悽苦,竟無力安葬,只能將靈柩蓋上蓬蒿、放在一處寺廟中長達十餘年之久。直到十餘年之後,鄭獬生前至交好友滕甫出任安州(即安陸)知府時,得滕甫出面幫助,才得以下葬。

視頻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 相關視頻

北宋後期詞及南宋詩詞 木齋 全18講 吉林大學
中國歷史文化---105宋詞風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