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永磊(拾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永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顧永磊》中國當代作家拾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顧永磊

春節期間,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滋滋作響的煙花聲,在大街小巷此起彼伏,大家心底深處的那份濃濃的年味已被喚醒。當我聽到鞭炮的響動,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自在與快樂,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句俗語:「慌哩跟拾炮似的」,兒時拾炮的趣事在我的記憶深處被喚醒

當時雖然在縣城上小學,但每到寒假就渴望農村老家過春節,不僅可以和小夥伴們在村內瘋狂地亂跑,除夕夜更是無所畏懼地拾炮玩耍,至今想起仍然有一股快樂的滋味在心頭飄蕩。

拾炮就是撿沒有燃放的啞炮和燃放時掉落的炮。那時的鞭炮大多是手工自製的,很多炮容易出現鬆動、引線脫落等現象,燃放時和燃放前或多或少地掉到地上,而那時的鞭炮質量不是很好,常有未起爆的鞭炮掉落地上,這樣為小夥伴們拾炮提供了條件

「有錢沒錢,買炮過年」,春節前,各家各戶都要提前買好鞭炮,有錢的人家買大盤炮,而沒錢的人家就是買的炮再小,但是也得買。老家的習俗一般是年三十中午燃放一盤,除夕夜再燃放一盤,我們拾炮大都在初一早上。

「五更分二年」,早上五點左右,只要第一家開了頭兒,便炸醒了整個村子,東南西北各家也開始放炮。各家各戶三聲開門炮一放,便敞開大門,小夥伴們聽到開門炮響後,就知道這家要燃放鞭炮了,一窩蜂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一大幫孩子開始「虎視眈眈」,有的用手捂着耳朵,或者放下棉帽耳護住臉,等不及鞭炮全部燃放完畢,也不等白色的硝煙散去,就會一哄而上,瞅准那些沒有炸響的啞炮,眼疾手快一把抓在手裡。

那時我早早起床後,先在自家院裡看着爸爸將鞭炮掛在院中的樹杈上,拿着手電筒占好有利的地勢,用棉帽子做好防護,然後拿手電筒不時照着披着紅色外衣的鞭炮,不眨眼地瞅着燃着的鞭炮,閃着火光,冒着白煙,噼里啪啦地由下到上依次炸響着,只等最後一聲響,便和院內的其他小夥伴一起爭先恐後地忙着拾炮。然後把戰利品放到家中,騰空口袋,才和小夥伴們一起沖向各家各戶。

我拾炮還相當守套路,等燃放完才下手,我們中有膽大的直接是「搶炮」,剛燃着的炮,跌落下來,在地上哧哧地還在閃着火星,膽大都雙手捂着耳朵,側着身子,伸出一條腿,用腳快速地將那炮扒出來,敏捷地將那燃着的炮捻踩滅,旋即彎腰撿起,裝入口袋。我雖然沒有他們膽兒大,但我通常選擇在鞭炮燃放接近尾聲時,大約還剩有幾厘米時從樹枝上掉下來,我就果斷飛奔過去,用單腳踩住還未炸的余鞭,待引線被踩熄後,一小串戰利品就收入囊中。這樣總是幾個人都來搶,看哪個先踩到的,總會被小夥伴羨慕

我們一會兒跑東家,一會兒串西家,樂此不疲,等到全村的鞭炮聲漸漸稀鬆,才和小夥伴們捂着口袋裡滿滿的戰利品,相互炫耀着往家走。經過幾個小時的硝煙瀰漫、塵土飛揚,再加點炮皮、冒點汗水,渾身上下就會變成泥土人,回家挨批挨罵也是常事,但挨批挨罵還是笑嘻嘻地難掩快樂之心。

吃過早飯,小夥伴們拿着點燃的香,又都跑出了家門,開始炫耀拾來的炮,不僅比誰的多,誰要是有幾個「大雷子」就更帶勁了,會在小夥伴們中間牛氣好幾天。

我們更大的樂趣是如何盡情玩放拾來的炮,玩的辦法各有不同。如果是啞炮,就全部撕開,把裡面的火藥取出,然後倒成一條線,用香點着,隨着一陣極漂亮的火光閃過,就如放煙花一般,非常壯觀。還有的炮上面有捻子,我們都拿出來一起放。誰有「大雷子」便會被大家追捧,看他將「大雷子」埋進土裡,或放在雪堆內,或插入土牆洞縫,有時還插入動物的糞堆中,等一聲炸響,小夥伴們高興地「哇」的一聲跑過去,開心極了。

有時候也會進行比賽,挨個點自己拾的炮,或丟進水中,看誰炸出的水花大,或置入泥巴里,或插進土牆縫,看誰炸出的窟窿大。還有膽子大點的,直接用手拿着炮,點燃後迅速拋到空中,然後引起大家的一陣歡呼聲。當然也有失手的,拋慢了,弄巧成拙炸燒自己的手指或落在衣服上將衣服炸破,然後就是一陣的傷心的哭聲,並在其他小夥伴幸災樂禍的笑聲中失落地回家挨罵去了。

儘管如此,一到除夕夜,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我們照樣重複昨天的故事,照樣盼望着去拾炮,那種樂不思蜀的執着勁頭一點不減。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也不回老家過年了,拾炮的趣事也成了「此情可待成追憶」,也只要碰到兒時一起拾炮的小夥伴,一起追憶除夕夜拾炮的那些事,快樂的記憶久久不能散去。

到後來城市全面禁燃禁放後,拾炮竟然成了遙遠的記憶,給女兒講起來拾炮的趣事,她很不理解「慌哩跟拾炮似的」,反問道「拾炮有啥慌的」?因為她們的童年沒有機會體味到拾炮所帶來的快樂,體味不到那種空氣中的火藥味伴隨着大街小巷穿着新衣衫的孩子們帶來的濃濃年味。如今這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聲在數年後重新響起,把這個春節鬧得熱熱烈烈、紅紅火火,果真是春意盎然了,使我油然升起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感覺。[1]

參考資料